-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甘南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Ⅰ、Ⅱ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常回家看看”入法带来的社会隐忧
又是一年国庆。大半年繁忙工作后迎来的七天假期,让不少国人满心期待。然而,伴随着黄金周的到来,一些长假衍生的话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旅游行业乱象致消费者权益难保障;长假出游陷入“人山人海”;“黄金周”对经济拉动价值究竟几何;挪双休拼长假是福利还是负担?此外,那些漂在大城市,因种种原因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人,他们的假期如何度过,他们的选择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无奈与隐忧?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新法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条文。在新法实施后的第一个7天小长假,老人们是否能如愿与儿女团聚过节?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南京市内多家养老机构,发现国庆长假并没有让养老院里出现回家高潮,仍有近八成的老人独自过节无法回家。
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也有专家认为,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是道德范畴,本身就不宜入法,即使入法也缺乏可操作性,容易沦为“一纸空文”。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诚然,中国是一个以孝为先的文明古国,不能常回家的主观因素很少,主要还是应该从客观层面来考虑。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只是一个梦想。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媒体评论称,解决工薪阶层常回家看看的现实难题,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常回家看看”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1.对文中所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的表述,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也有专家认为,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是道德范畴,本身就不宜入法,即使入法也缺乏可操作性,沦为“一纸空文”。
B. 中国是一个以孝为先的文明古国,不能常回家的客观因素很少,主要还是应该从主观层面来考虑。
C.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 “常回家看看”。
D.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空巢老人”愈来愈多。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 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B. 看望父母本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再现与表现.doc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写出人物的个性.doc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写出景物的特征.doc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学会修改作文.doc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议论要有条有理.doc
-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议论要有理有据.doc
-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彭宇案”的“蝴蝶效应”.doc
- 高考作文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写作.doc
- 高考作文提分秘籍21.变式取异布局.doc
- 高考作文提分秘籍2写作空间拓展.doc
-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二: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学案.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七).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九).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二).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五).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八).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六).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十二).doc
-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十).doc
- (2014~2016年)三年高考真题专题测试:地球上的水.doc
最近下载
- 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x VIP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天津市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VIP
- 中国石狮子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看拼音写词语.docx VIP
- 人教版(2025)必修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共4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年产2500吨高端氟材料项目环评报告表.pdf VIP
-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pdf VIP
- Boss Roland逻兰RC-600 乐句循环工作站RC-600 中文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 2025年秋季湖北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学生助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