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讲义:再现与表现
【教学目标分解】
一 、再现客观事物要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
二 、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会抒情和议论
【思维导航】
〖读一读〗
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的领域很广,从同学们现在的经历来看,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但不管哪种生活,都会遇到许多事,接触许多人,看见许多景物。我们对一些客观事物有感受,就想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别人。要让另人有所感知,就要再现客观事物,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再现客观事物,要会叙述、描写和说明。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清楚顺畅地表述出来。
描写就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色绘声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
叙述、描写、说明的侧重点虽然分别是陈述过程、描绘形象、解说性状,但共同点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在一篇文章里,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往往结合起来使用。
写文章不仅要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要表现主观情意。“情”指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意”指作者的思想、意旨,即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理性的论述。
——以上引自高一作文教材
人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应志,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严羽《沧浪诗话》 纯粹的客观,只有照像。其实照像也未见得“纯”,你要选择场景和拍摄的角度,拍人物还得根据对象的神情变化抓住最好的一刹那按快门,这就有许多拍摄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了。摄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艺术,关键不在技术,而在摄影者的构思,在于主观的东西。可见艺术的要素不是逼真,而是其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裴斐《文学原理》 〖议一议〗
〖练一练〗
?
【情思发微】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
【方法指津】
一、基本原则
表现主观情意要会抒情和议论。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抒胸臆 ”,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是情动于心而发于外的一种直感的抒发。如《白扬礼赞》。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
二、实用技巧
①借叙事来抒情。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借叙事来抒情,则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而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中。借叙事抒情,要在选择上下功夫,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这个点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情节、原委等都可能淡忘了,但那“慈母缝衣”“老父背影”的“点”会永远铭记。所以,借叙事来抒情不能让情感全面铺开,四处流散。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最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背影”上。虽是片断性动作的外部勾画,没一句直白抒情,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含而不露却情蕴丰厚。
?
②借写景来抒情。古人对借写景来抒情,早有精辟识见。如“写景要显,抒情要隐”“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一点也不说,别人也能感觉到,甚至效果还会更好。如《诗经·采薇》末章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人王夫之非常赞赏,屡次引用,说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然而从字面上却不见“乐”与“哀”。当然,情感的完全隐藏与彻底显露都肯定不行,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在隐藏和显露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外研版必修1 module 1 知识精讲 学案.doc
- 解材料关系 析表达技巧.doc
- 辽宁省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 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23 分液和萃取 导学案 .doc
-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doc
-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学案.doc
- 辽宁省锦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doc
- 辽宁省鞍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 过关检测】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人教选修3.doc
- 运用文化元素写作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