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体夹具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总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零件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把有关零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变速箱体中的主轴时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图1-1减速箱体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传动箱体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在分析如下: 主要加工表面: 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 2 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变速箱体的材料为灰铸铁,铸造而成,因为生产效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每次造型起模斜度为5度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的公差等级由箱体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一般精度。根据上述各因素,由表2.8,2.10,2.13 表2.1 变速箱体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公差 加工表面 零件尺寸 机械加工余量 毛坯尺寸 左侧面 326 3.5 329.5 右侧面 326 5 331 上端面 230 2.8 232.8 下端面 230 4 234 Φ80 72 3 69 Φ80 80 3 77 Φ80 62 3 59 Φ80 92 3 89 Φ80 42 1.5 40.5 2.3绘制变速箱体铸造毛坯图 由表2.1所得结果,绘制毛坯图如图2-1所示。 3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验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另外的生产类型,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方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其加工。因此,不仅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对零件各组成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的安排加工顺序,逐步得到把零件加工出来。 对于某个具体零件,可采用集中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虽然这些方案都可以,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但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来看,要选择合适的方案,拟定合理的工艺过程。 3.1基准的选择 加工的第一个平面是盖或底座的对和面,由于分离式箱体轴承孔的毛坯孔分布在盖和底座两个不同部分上很不规则,因而在加工盖和底座的面时,无法以轴承孔的毛坯面作粗基准,而采用凸缘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故盖和机座都以凸缘A面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对面加工后凸缘的厚薄较为均匀,减少箱体装合时对合面的变形。 3.1.1粗基准的选择 根据大批大量生产的变速器箱体,通常以顶面和两定位销孔为精基准,机盖以下平面和定位销孔为精基准,平面为330X20mm,两定位销孔以直径6mm,这种定位方式很简单地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定位稳定可靠;在一次安装下,可以加工除定位面以外的所有5个面上的孔或平面,也可以作为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大部分工序的定位基准,实现“基准统一”;此外,这种定位方式夹紧方便,工件的夹紧变形小,易于实现自动定位和自动夹紧,且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3.12 粗基准的选择 几点要求选择箱体零件重要孔系的 3.2 拟定工艺路线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到达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技工方法如下:地面粗铣,顶面粗铣,两侧面粗铣一半精铣,各纵向孔粗镗一半精镗,2- 1) 根据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表2.25平面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表2.24孔加工方案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箱体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3-1所示“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遵循“先精后粗” 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遵循“先面后孔”原则。由此初拟箱体机械加工工序安排,见表3-2。 表3-2托架机械加工工序安排(初拟)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简要说明 10 粗铣底面 “先精后粗” 20 粗铣顶面 “先精后粗” 30 粗铣两侧面 “先精后粗” 40 粗镗各纵向孔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 50 半精铣两侧面 “先精后粗” “先主后次” 60 半精镗各纵向孔 “先精后粗” “先主后次” 70 精镗各纵向孔 “先精后粗” “先主后次” 80 钻扩饺2-Φ30 “先面后孔” 90 钻扩饺2-Φ22 “先面后孔” 100 钻7×M10螺纹底孔(深22)孔口倒角45度,攻螺纹深16,钻5× M10螺纹底孔,孔口倒角45度 钻2×M16螺纹底孔孔口倒角45度 “先面后孔” 110 钻顶面8×M10和M10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