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早期新闻实践及思想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古早期新闻实践及思想研究.pdf

门的领导,主管过与宣传有关的工作等,还在党的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深刻的政论理论文 章,并对新闻工作有过专门的论述。1941年至1946年期间,博古曾担任延安《解放日报》 和新华社社长,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开拓了一条办 党报的新路,并为新华社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党的新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本文主要概述和剖析博古从走上革命道路到1941年任《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社长前新闻 实践与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从普通读者到进步报刊的主要撰稿人、编辑者 政治家办报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主要领导都曾有过参与报刊工 作的经历,同样,博古投身革命的历程也与报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阅读进步报刊 中,他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并且逐步成长为进步社团活动的参与者、骨干成员。 在从事进步活动的同时,他积极参与报刊工作,成为进步报刊的主要撰稿人和编辑者。因 而,在他从一个有志青年转变为真正的革命者的过程中,报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各种新思潮先后涌人,很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多胸怀远大理想的有志青年,都在热切寻找着救国救民之路。地处中心城市上海附近的 无锡、苏州等地,由于自身工商业的发展,对新思想的传播自然具备极好的土壤和条件。 因而,这里的革命气氛相当浓郁,很多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在青年学生中广泛流传。 1921年15岁的博古离开了家乡无锡,就读于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到苏州 读书后,博古开始有机会接触一些进步刊物,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令他耳目一新,眼前仿 佛出现了一片崭新的广阔天地。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创造周报》、《向导》、《学 灯》、《觉悟》等进步报刊,从中获得知识,汲取养料。同时,通过与一些思想进步的青年的 接触和交流,他的思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燃起革命的火花。 历史铺 93 1924年,博古参加了上海大学无锡籍青年学生发起组织的进步组织中国孤星社,并 成为该社无锡支部苏州委员会的负责人,不久还参加了另一个由无锡籍学生在上海发起 组织的革命知识分子的进步团体锡社。孤星社与锡社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锡社在沪 同学参加孤星社,孤星社无锡籍社员全体参加锡社。因而,博古从此加强了与上海、无锡 等地爱国青年学生的联系,在接触中进一步提高了革命觉悟,增长了组织才能。1925年 春,博古又相继加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同时,他开始署名则民在《无锡评论》、《锡报》、《锡钟》等刊物 上发表文章。他的作品有评论、随感、诗歌、散文等,但以评论居多,其中有对社会保守思 想、庸俗世态、败坏风气、封建礼教等进行的剖析与斥责,有对锡社改革与发展的看法,有 鼓舞青年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号召。他的文章充满革命的激情,表现了一个有志青年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反帝运动的高潮,博古也加入到这股巨大的革命洪 流中。在学校举行的声讨大会上,作为学生会会长的他带病登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并参加了青年学生反帝大游行,主持了募捐活动。不久,他又从苏州赶回无锡,组织进步 团体研究如何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成为无锡反帝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当时,无锡出 刊了小报《血泪潮》,它是锡社在五卅运动中出版的刊物,是鼓舞团结无锡青年反帝救国的 舆论阵地。作为无锡反帝爱国运动的骨干分子,博古成为《血泪潮》的主要撰稿人,他署名 宪、邦宪、则民、民,发表了《病榻琐记》、《论军事教育》、《狗与华人》等一系列反帝爱国文 章,揭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记述了苏州、无锡等地组织声援活动的情况,起到了宣传鼓动 的作用。在从报刊读者到撰稿人的过程中,博古本人完成了思想的最初改造,成为进步群 众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创刊于1924年4月1日的《无锡评论》是锡社的主要刊物。作为锡社骨干成员的博 古,对《无锡评论》等报刊的作用是相当重视的,他将报刊视为革命的舆论阵地,通过发表 一篇篇铿锵有力的评论文章,吹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号角。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