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才能与激励制度对工作绩效之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才能与激励制度对工作绩效之影响.doc

工作才能與激勵制度對工作績效之影響 -以台南地區人壽保險公司為例 黃培文 南台科技大學 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副教授 李永信 南台科技大學 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研究生 摘 要 工作才能(competence)是指動機、人格特質、自我概念、知識及技巧的總合,是個人達成工作績效要求標準的一種能耐。而激勵的主要目的在於促使員工產生努力工作的行為(許濱松,1981)。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探討工作才能與激勵制度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工作才能量表係參考Spencer Spencer(1993)之定義與內涵而自行發展。而激勵制度量表係採用陳慈仁(2002)所編製,而列出壽險業較常實施的激勵制度。工作績效量表則採用余德成(1996)所編譯之工作績效量表。研究對象為台南區人壽保險公司,共抽樣234名員工。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才能、激勵制度與工作績效有顯著正向相關;工作才能與激勵制度對工作績效亦具有顯著預測力,兩者的交互作用對工作績效也具有顯著預測力。 關鍵字:工作才能、激勵、激勵制度、工作績效 投稿者基本資料 項次 內容 備註 (1)投稿領域 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及人力派遣管理 (2)論文題目 (3)作者姓名、 服務單位、 聯絡地址、 郵遞區號、 電話、 傳真、 E-mail位址 06 - 2533131 轉645506 – 2427342 peiwen@mail.stut.edu.tw 李永信 南台科技大學 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研究生 台南縣永康市南台街一號 71005 0953628073 無 M94Y0201@webmail.stut.edu.tw (4)聯絡人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哈佛企管評論當服務業比重愈來愈重要時,人才的重要性比以往更迫切;而資金與設備將都不再是重要問題。另外,以A到A+此書中,曾提出一個理念:一個卓越的企業需要有第五類領導人及好的團隊,再來決定企業所要競爭的領域為何;因此,其顯現出好的人才是多麼的重要。人力資源所扮演的角色已隨著時代的演進愈發重要,而且企業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無不希望提升人力績效以強化公司的競爭力,而提升人力績效的基礎不外是找到對的人才,或是把現有的人才變對(詹炳熾2004)。學者Spencer Spencer(1993)認為以工作才能模式為工具,可以客觀地運用在甄選招募、績效管理、接班人計畫…等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活動上使組織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更能適才適所。以保險業而言,每年的人才流失率經常超過50%。不斷招聘新人、訓練新進員工,而最後發現他們不適合而辭職,這對公司來說相當大損失(魏梅金譯,2002)。雇用業務人員自是不言而喻的重要。許多公司在雇用業務人員方面,缺乏周詳的計畫,以致使得銷售績效不彰。然而業務人員的工作效能及效率是否能夠充分發揮,除了受許多客觀因素影響外,還受到許多人事管理上的決策所影響(榮泰生2000)。(movere)而來,原意為「引發、促動」,此乃是一種驅動的力量,透過這個驅動力來啟動、指引與支持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Vroom(1964)認為激勵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主宰著人們,使個人在多種自願活動的形式中所做出的抉擇,並努力的朝目標前進。另外,Dessler(1980)將激勵視為人類滿足某種需要慾望的反射作用。而本研究則採用許濱松(1981)之定義:激勵的主要目的,在於促使員工產生努力工作的行為,使個人的潛在能力,在組織各種激勵方案的激勵下,自動自發的發揮出來,奉獻給組織,使組織的資源得到有效運用,而順利達成組織的目標。 以激勵制度的模組而言,本研究採用Greenberg Liebman(1990)的觀點,而將激勵制度細分為:1.物質型報酬:包括所有財務性報酬而滿足個人的生存需求,例如獎金制度、佣金制度與旅遊制度等;2.活動型報酬:指能滿足成就感和自我成長的需求,例如競賽制度與教育訓練制度;3.社會型報酬:為滿足人際關係和受人尊重的需求,例如表揚制度、升遷制度。 三、工作績效的意涵與模組 Campbell(1990)認為工作績效乃組織成員為達成組織所賦予之期望、規定或正式化角色時,所需表現的行為。Byars Rue(1994)則指出:工作績效是指員工努力的淨效果,它受到員工的能力與角色(或任務)知覺的影響。因此,意謂著:工作績效乃員工能力與角色知覺相互關係的結果。 以工作績效的模組而言,本研究採用Motowidlo Van Scotter (1994)的觀點,而將工作績效區分為「任務績效」及「脈絡績效」;任務績效為工作者在份內工作範圍以內的活動所表現的熟練度;而脈絡績效則為工作者於其任務活動以外,對組織效能有所貢獻的其他活動,其中包括自願執行非正式規定活動、堅持完成任務、合作及幫助別人,以及在非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