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外教学活动学习单.doc
校外教學活動學習單
活動日期 班級 姓名 學號 101/12/22 化材四甲 方啟光 二仁溪歷史背景簡介:
二仁溪位於西南部舊名為二層行溪 二層行溪在早期十分清澈,因當時製糖繁榮聚落得名。興建之車路墘糖廠之廠址,亦在其支流三爺宮溪畔。1960年臺灣省政府整理全臺河川名稱,取流經臺南縣、兩鄉之典故,易名二仁溪 二仁溪,荷據時期稱為淡水溪,明鄭以來稱二贊行溪;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又稱二層行溪,民國 49 年台灣省政府改稱為二仁溪。是南台灣地區十六條主次要河川,最早開發拓墾的流域之一。荷據迄清以來,二仁溪一直是南臺灣的重要流域且扮演沿河聚落灌溉、水源和運輸功能(今日仁德區的二行即是港口),並非只是純粹的天然邊界而已;直到清際因族群關係、地域意識、利益衝突而引發分裂械鬥的動亂,逼使清廷數次調整行政區域,奠下二仁溪成為界河基礎。二仁溪流域最早的住民,由於文獻不足,無法推定。僅知十七世紀中葉以前,可能的住民為布農族,後為魯凱族所驅逐,在此同時,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支族新港社群和大傑顛社群,也入居該流域,所以在荷蘭人來台以前,流域大半是平埔族、魯凱族,只有少數漢人開墾於下游地區。西拉雅族的新港社群和大傑顛社群,在二仁溪沿河地區拓墾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明鄭及清領台後,漢人陸續大批移墾之後,才被迫往上游緩坡丘陵、惡地形以及山地地形撤退(即今龍崎、內門區一帶),有的甚至攀越中央山脈逃到東部地區,但絕大部分的住民是被漢人的文化所同化。沿河部落的開發建置,大致分為西拉雅族、明鄭時期和清代三個階段。原住民沒有資產、土地和商業、經濟觀念,雖有聚落卻是小型非長期性的村社,直到明鄭拓殖的階段,設置廿四里,橫跨今高雄、台南市沿河重要區,尤其是二仁溪以北,近統治核心─台南市及其郊區,就占有約五成,這些部落設立的寺廟、家祠、書院如今都已成為重要文化資產或居民信仰中心。但隨著自然環境變遷(如:河流改道、河床變化、沖刷……)和瘟疫的流行而使聚落機能改變,甚至淪為一般聚落,直到清朝年間,全面的拓殖推展至二仁溪上游部分,整個流域墾拓才完成。而內山部分則因山地資源關係,直到日據時代才由日人闢路開發形成重要聚落。
二仁溪污染傷痛歷程簡介:
二仁溪進出海口處,早期以露天燃燒廢電線、電纜,再以酸冼來回收銅為主,漸漸的回收種類增加舉凡電器廢料、IC板、電話交換機………等。民國72年7月加拿大勞長春博士檢測結果發現土壤中含2ppm、空氣中含0.2ppm的戴奧辛,這樣的毒性己超過適合人類居住的安全界限。
75年在二仁溪囗與喜樹地區發生綠牡蠣事件,牡蠣含銅離子高4000ppm(國家標準值為100ppm)。而當時灣裡地區,廢五金酸洗廢液含銅離子高85000ppm,鋅離子31000ppm,鎳離子20500ppm遠超過水污染防治法放流水標準規定含銅量3000ppm、含鋅量500ppm以下。除了過高的銅離子外,根據農委會調查報告,二仁溪河口的鋅、鉛、鎳、汞、鎘等重金屬皆超過天然海水含量的五倍以上,對水產生物的危害比銅離子更嚴重。
活動觀察議題討論:
有哪些汙染?(河川狀況、濕地環境如何)
畜牧業廢水,廢五金,家庭用廢水等等的污染造成二仁溪河面都漂浮著油污,也造成許多二仁溪以及其附近的生態都受到毒水的影響.
生態環境如何?(有那些生物、植物)
(一)底棲動物: 大水黽、小蟌、顫蚓是最普遍出現於二仁溪主流的物種 粗首鱲、鯽魚、日本鯽、台灣石鮒、吳郭魚、尼羅口孵魚、大肚魚、塘蝨魚、三星鬥魚、斑鱧及琵琶鼠。數量上以台灣石鮒、斑鱧及吳郭魚較優勢,生物量則以斑鱧、塘蝨魚及日本鯽較重。 有魚鷹、鳳頭蒼鷹、大冠鷲、紅隼、環頸雉、燕鴴、翠翼鳩、畫眉、紅尾伯勞、喜鵲等10 種保育類物種
二仁溪漂白難 底泥清不清 各方說不清
自由時報?–?2012年12月12日 上午4:24二仁溪流域長期污染嚴重,市府最近進行二仁溪橋下沙洲廢棄五金清理作業,引發民眾關心。前立委王幸男認為,污染底泥也應清理,但清理方式絕不能造成二度污染。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系助理教授洪慶宜則建議,先控制上游污染源,再評估底泥有無必要清除。
王幸男表示,二仁溪污染一直令地方非常頭痛,以前業者在溪邊燃燒廢五金、酸洗,創造「黃金時代」,卻留下嚴重的污染,長久以來,污染沒入土底,雨水一沖刷可能影響出海口養殖漁業,過去更曾發生綠牡蠣事件,相關單位不能以鴕鳥心態,污染底泥不能長期沉在溪底,希望可以清除。
至於清除方式,王幸男認為應採封閉式,一段一段施工,避免因攪動反而造成二度污染,即使短時間無法清除,也應在雨季非常嚴密監測水質,避免污染出海口附近的養殖漁業。
王幸男說,目前全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十五%,仍有八十五%的污染會流入大海,應在主要污染河川的出海口設置截流、污水處理場,以減緩污染。
不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