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汉文字戚韱相混补证.doc
秦漢文字戚韱相混補證
(首發)
烏日
《妄稽》“親戚【四】皆說(悅)”的“戚”作
與常見“戚”字作
(《馬王堆?五行》19)、(《馬王堆?春秋事語》94)(《居延》65.11)
有所不同。反而跟“”相近。請比對《妄稽》簡22“籤”作
看起來“戚”與“”形體相混了。其實這種現象在秦簡已有出現,《嶽麓秦簡?為吏》48壹毋弃親
整理者釋文作“韱(賢)”。復旦大學讀書會指出:原整理者將(簡65/1584)“韱”讀爲“賢”,這恐怕是有問題的。我們懷疑此字有可能讀爲“戚”,但也不很確定,因此在其後加了問號。此字構形不明,也不能排除就是“戚”的誤寫的可能。陳劍先生在文末評論指出:“此及簡48/1550原釋為‘毋棄親韱(賢)’之所謂‘韱’字,皆可定為从‘人’从戚鉞之‘戚’之象形初文那類寫法的親戚之‘戚’字之寫訛,完全不會有什麼問題(辭例、字形兩方面的限制已經足夠)。”方勇《秦簡牘文字編》頁218則歸到“韱”下,並認為“通‘戚’。”《〈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文字編》頁77也直接歸在“韱”字下。
謹案:“戚”是覺部字,與“韱”為談部字,聲音距離較遠。陳劍先生所說應該是指“”形體的訛變。現在根據《妄稽》的“戚”字來看,《嶽麓》的寫法當是由類似“”的寫法進一步訛變類化而來,仍應該直接歸在“戚”字之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2842
收稿日期:2016年6月26日 發佈日期:2016年6月27日 頁碼:2/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讀《嶽麓書院藏秦簡(壹)》〉,2011.02.28, /SrcShow.asp?Src_ID=1416。
葉湄:《《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文字編》,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