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关系(第一部分).ppt
第2章 关 系(第一部分) 内容提要: 2.1 关系(Relation)和有序对(ordered pair) 宇宙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数之间:大小关系、平方关系、整除关系、 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相等关系 集合论为刻划这种联系提供了一种数学模型: 关系。 关系是一个集合, 以具有该种联系的事物对为其成员。因而在关系的研究中可方便地使用集合论的概念、方法和成果。 有序n元组(n-tuple) 定义:由n个具有给定次序的个体a1, a2, …, an 组成的序列, 称为有序n元组, 记作(a1, a2 ,…,an), 其中ai称为第i个分量。 (1)有序,(1,2,3,4,5) ? (5,4,3,2,1) (2)(a1,a2,…an ) = (b1,b2,…bn) 当且仅当ai = bi (i =1, 2, …, n)。 (3)( a,a,…,a ) 可为有序对。 定义:有序n元组的集合为n元关系。 2.2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笛卡尔积也叫卡氏积,是一种重要的集合运算, 是向量概念的推广, 也是数据库重要术语“元组”的基础。 定义:设A1, A2,…, An是任意的n个集合, 所有有序n元组(a1, a2, …, an)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1, A2, …, An 的笛卡尔积, 并用A1? A2 ?…?An 表示。其中 ai ?Ai (i = 1, 2, …, n)。即 A1?A2?…?An= {(a1, a2,…,an)| ai?Ai, i =1, 2,…, n} 注意: (1)?可表示不含任何有序组的笛卡尔积。 (2)若Ai = ?,则A1?A2?…?An= ?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举例 例:设A = {a, b, c}, B = {0, 1}, 则 A?B={(a, 0), (a, 1), (b, 0), (b, 1), (c, 0), (c, 1)} B?A={(0, a), (0, b), (0, c), (1, a), (1, b), (1, c)} A?A={(a, a), (a, b), (a, c), (b, a), (b, b), (b, c),(c, a), (c, b), (c, c)} B ? B = {(0, 0), (0, 1), (1, 0), (1, 1)} 特别地:n=2时,只有2个集合参与运算,称作二维笛卡尔积。 二维笛卡尔积的性质 非交换: A?B ? B?A (除非 A=B 或 A=? 或 B=?) 非结合: (A?B)?C ? A?(B?C) (除非 A=? 或 B=? 或 C=?) 分配律: A?(B?C) = (A?B)?(A?C) A?(B∩C) =(A?B) ∩(A?C) 其他: A?B=? ? A=? 或 B=? 注意:笛卡尔积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矢量特征。 笛卡尔积非交换性 非交换: A?B ? B?A (除非 A=B 或 A=? 或 B=?) 反例: A={1}, B={2}. A?B={(1,2)}, B?A={(2,1)}. 笛卡尔积非结合性 非结合: (A?B)?C ? A?(B?C) (除非 A=? 或 B=? 或 C=?) 反例: A=B=C={1}. (A?B)?C={((1,1),1)}, A?(B?C)={(1,(1,1))}. 笛卡尔积的分配律(证明) 证明: A?(B∩C) =(A?B)∩(A?C) proof: 对于任意的 ?x, y?? A ? (B∩C) ? x?A 并且 y?(B∩C) /*卡氏积定义的逆运用*/ ? x?A 并且 (y?B 且 y?C) ? (x?A 且 y?B) 并且 (x?A 且 y?C) ? (x,y)?A?B 并且 ?x,y??A?C /*卡氏积定义*/ ? ?x,y??(A?B)∩(A?C)。 笛卡尔积分配律 1. A?(B?C) = (A?B)?(A?C) 2. A?(B?C) = (A?B)?(A?C) 3. (B?C)?A = (B?A)?(C?A) 4. (B?C)?A = (B?A)?(C?A) 5. A?(B-C) = (A?B)-(A?C)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2024年锅炉操作工(初级)专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真题版) .pdf VIP
-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第2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英语教材难度分析.pptx
-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1主题一 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pptx VIP
- 1000亩四季采摘水果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河北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xls VIP
- 做外贸必读:外老们都是如何采购的——厦门区域兰彦晖分享.doc VIP
- (2020版新教材)闽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科创板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113届广交会跨国采购清单概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