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宋·刘义庆 一、作者及《世说新语》简介 刘义庆(403-444) ,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 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逸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 关于书名 《世说新语》是按类书的形式编排的,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以类相从。 内容主要记叙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的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为主,所以很多都是日常生活琐事,作为史实来看并不重要。 全书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人物也有所褒贬,但并没有单一的、狭隘的是非标准,对人的行为有比较宽泛的认可,因而能够多方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阶层的生活面貌。在褒贬人物时,作者也极少正面加以评论,而是通过客观的记述、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显示其优劣高下之分。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张。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之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身无长物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桓子野吹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