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安市财源镇中学张海莹.ppt
集安市 财源镇中学 张海莹 作品名称 作品内容 作品中最出色的地方 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 录 我 的 作 品 名 称 《战略大决战》教学实施计划 《战略大决战》授导型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 内容 教学 实施 计划 教学 流程图 学习 活动 评价表 授导 型教 学设计 学习 内容 分析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及解决 措施 教学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信息技 术应用 分析 学习 者分析 教学设计表 学校:集安市财源镇中学 学科:历史 授课年级:八年级上 教师姓名张海莹 章节名称 第五章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和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习者分析 学生们对本课内容较难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 理 解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掌 握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 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环保文保意识 人教版教科书新课程标准 依据的理论 一 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三大战役示意图》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三 能力提升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四教师补充、过渡 五巩固小结 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在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的原因的认识(表格对比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三大战役及其战果和意义(向学生再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 2.渡江战役和南京的解放(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1.学生根据94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示意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在书上做标记) 2.修改95页“动脑筋”,让学生讨论回答: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的支持[直接参军、组织民兵、踊跃支前等]是解放战争胜利原因之一。) 3.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4.组织学生完成97页“练一练”,填《三大战役》表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淮海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 1948年9~11月 辽沈战役 历史意义 共计歼敌人数 发起时间 战役名称 【教师补充、过渡】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