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河渔火,旧台如斯.doc
一河渔火,旧台如斯
台儿庄古城2017年“好客山东贺年会”――
2017年1月1日,由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台儿庄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启动仪式暨第五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在台儿庄古城盛大举办。
台儿庄古城始于汉,兴于元,盛于明清,在二战炮火中化为废墟。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台儿庄古城在新世纪中,续写她的传说。
千年老城的“又一年”
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大巴缓缓停住。舟车劳顿的媒体人刚下车,就被古城门口硕大的“寻梦台儿庄”凤凰花灯吸引,职业性地开始“长枪短炮”。“天下第一庄”的牌匾高悬城门楼阁,“寻梦”将从这里开始。
城楼被一弯河水挽住,楼上的灯火被河水散成一束束光带。这样的交相辉映已经延续了两千年。
台儿庄古城所在地在先秦时期属于徐、逼阳等国,也是吴、越、鲁、宋、齐、楚诸强纷争之地。两千多年前的逼阳便是一座古水城,“户户门前有流水”在这里随处可见。
进入城楼,可见水网密布,古城翻新后的宾馆里,推窗即是小河泛舟,开门即是潺潺流水。古城内的水网现在成为一大景点,而在过去,水,是给台儿庄带来财富的重要渠道。
台儿庄之所以水网密布,是由于它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在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繁荣的经济带来五湖四海的人群。
台儿庄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大都不是土著,没有排外的“地头蛇”,因此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
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
人口的流动与常驻,又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如今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便融汇了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
古城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庙观林立。在这里,儒、道、佛、基督、伊斯兰、妈祖实现了融合与统一。
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在2008年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活动上,官方正式提出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重建工作。
台城“新”志
“存古,复古,创古”,这也许是现代台儿庄人对古城的最大敬意。
清顺治五年(1648年),台儿庄土城竣工。城邑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改土墙为砖墙,墙高4米,上砌垛口。
城门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5.7公里。台儿庄大战前夕,古城内共有8条街道、13处码头、437个巷口、5000户人家、20000间房屋。
1938年,台儿庄一役以5万余伤亡的惨重代价,换取与日军交战的胜利成果。然而,与之相付出的是全城建筑的覆灭。
2006年,枣庄市政府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2008年的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
通过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的形式,保护机构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万余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与华沙并肩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如今的台儿庄古城铭“新”志:53处二战遗存,让台儿庄成为世界上二战遗存最多的城市;
3华里长的古河道和明清时期的古驳岸,13个明清时期的古码头,一座具有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