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控效果试验.doc
不同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控效果试验
摘 要:该试验选用4种杀虫剂(3%啶虫脒EC、0.3%苦参碱AS、48%毒死蜱EC和70%吡虫啉WG)进行了棉蚜的田间防治试验,比较4种杀虫剂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棉蚜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施药后1d,45%毒死蜱2 000倍液防效最好,达到了80.33%;施药后7d,4种药剂防效都达到最高值,均在90%左右;施药后15d,4种药剂防效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以3%啶虫脒2 000倍液和0.3%苦参碱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防治为83.76%和85.94%。
关键词:杀虫剂;棉蚜;防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87-02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又名腻虫、蜜虫、油虫等,是世界性棉花害虫,寄主植物多达75科285种以上,属于多食性害虫,主要以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花、瓜类等为主。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为害,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导致棉花品质降低。并且棉蚜作为多种病毒的媒介物,能够传播花叶病等60多种病毒。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种植基地,据2014年统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由1995年的74.27万hm2和93.5万t,增加到2014年的266.53万hm2和450万t,分别增长了259%和381%,2014年我国棉花总产量616.1万t,其中新疆棉花产量达到450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3%。棉蚜的防治工作也已经成为全疆棉花生产中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对于棉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由于市场上防治药剂种类繁多,给广大职工的选购带来了诸多不便。本研究旨在通过4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找出对棉蚜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以期为棉蚜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安排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站,土质为沙质壤土,肥力中上等,棉花品种为新陆中55,种植密度为22.5万~24万株/hm2。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包括3%啶虫脒EC(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0.3%苦参碱AS(五家渠农佳绿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5%毒死蜱EC(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70%吡虫啉WG(北京达世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A:3%啶虫脒EC2 000倍液;B:0.3%苦参碱AS 1 500倍液;C:45%毒死蜱EC2 000倍液;D:70%吡虫啉WG60g/hm2;CK:清水对照。各处理均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15m2,各小区随机排列。棉蚜发生盛期施药,采用3WZ-25型机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
1.4 药效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棉花,每株棉花上、中、下各取3片叶,于喷药前调查每株蚜虫虫口基数,并于喷药后1d、7d和15d分别调查各小区标记叶片上的残留虫量。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田间药效试验根据施药后虫口数用Excel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各处理校正防效的差异显著性利用DP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4种药剂对棉蚜都有较好的防效。施药后1d,3%啶虫脒和45%毒死蜱的防效较好,达到了75.38%和80.33%,0.3%苦参碱的防效最差,为60.6%,4种药剂存在显著差异。药后7d,4种药剂防效都达到最高值,分别达到了95.29%、89.77%、91.61%和90.74%,其中以3%啶虫脒防效最好。药后15d,4种药剂防效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啶虫脒和0.3%苦参碱的防效最好,达到了83.76%和85.94%,与C和D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4种药剂对棉蚜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未产生药害等不良反应,且对天敌、作物安全。施药后1d,3%啶虫脒2 000倍液和45%毒死蜱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达到了75.38%和80.33%,说明这两种药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0.3%苦参碱1 500倍液防效最低,速效性较差;施药后15d,3%啶虫脒2 000倍液和0.3%苦参碱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达到了83.76%和85.94%,说明这两种药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建议在选择3%啶虫脒和0.3%苦参碱进行防治时,交替施用,既能降低虫口基数,又能增加防治的持效性,同时避免了单独施用同一种药剂导致的害虫抗药性及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福,李琳琳,李本杰,等.山东省不同地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