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一大怪,土坯草房篱笆院.doc
东北一大怪,土坯草房篱笆院
“土坯草房篱笆院”是东北一大怪。在东北农村大大小小的村落里,曾经到处都是土坯房子――那是不堪回首的一个困苦时代。因房子的周围通常都有用树枝或秸秆夹成的“障子”,所以有人把这种建筑布局视为关东村屯住宅的一大特色。
土坯房子的墙体用土坯砌成,有起脊房、平房两类。靠近河套,产苫房草(苫房草,一种草的名字,多用来盖房)的村屯农家多盖起脊房;而靠近碱甸子,没有苫房草的村庄则多盖平房。起脊房是房顶侧面呈人字形的硬山起脊式,屋顶从正脊向前后两面下倾,分别称为“前坡”和“后坡”,房顶“苫”(覆盖)以苫房草;平房的房盖不起脊,但屋顶有“滚水”,即房中间略高,前后略低,以便雨水流下,房盖上面抹碱土或黄土泥。土坯房子的建造方式有“四脚落地”和“硬压山”之分。所谓“四脚落地”就是每间房子都有柱脚,“硬压山”则两侧大山没有柱脚,柁直接放在山墙上。
土坯房子的建房时间,一般都选在春季无雨季节或立秋之后。房向大都稍偏东南,称为“朝阳”。盖房前要先垫房身地。这是土坯房的建筑基础,用牛、马车拉些土,把房身垫起几十公分高,浇水用牛马蹄踩实,用磙子压平,多少个反复后房身的土质就瓷实了。土坯房都是在房身上平地起墙,所以没有室内外高差,一般室内外都是一平的。这样年久了房盖和墙体冲刷下来的泥土,积累起来就会超过室内高度,土坯房子就会出现“下窖”的情况。
垫好房身地后,要请木匠开始“砍房架子”,土坯房的房架子是由柱脚(支撑柁的圆木柱子)、梁柁、檀子、人字架、椽子组成的木构架,檩子数量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三、五、七、九、十一不等,但必居奇数;椽子则要“挂双”即每间房挂以八、十或十二根。“砍房架子”就是把房架子所用木料上的榫卯都按尺寸凿好,把前后檐檩和梁柁的两头用锛子砍平,把门窗套子打出来。砍完房架子木匠还要负责“码磉(柱子底下的石墩)”,即按照砍出的房架子尺寸在房身地上规方,确定每块“柱脚石”(支撑柱脚的方形石头)的具体位置。
盖土坯房子最热闹的时候是“树房架子”和垒墙那两天,屯邻和睦,各家有个修墙垒垛的事,大伙都来帮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相互开着玩笑,也不要工钱,东家供点吃喝就可以了。“树房架子”时,要由东家请来的“支客人”负责统一调动。木匠和来帮工的人们一起把柱脚立在柱脚石上,将柱脚、梁柁、?_子的榫卯以及人字架等相互连接组合立起来,即形成木结构的房屋框架。然后按框架开始砌墙,垒土坯墙不用胶泥,而是用湿土铺上一层找平后再垒。铺土时缝要灌满,以免透风,垒坯时讲究横平竖直,不能游丁走缝。一旦墙垒歪斜了,马上要用大木榔头敲打,歪斜大劲的还要扒下重垒。坯墙厚,不晃当。砌垒到1米多高人站在地下够不着的时候,就骑到墙上移动着垒。土坯房的柱脚不能露在外面,砌墙时要用坯将其包起来,坯与柱脚间缝隙较大。为了防寒,每垒几层还要用稀泥灌灌,称为“灌柱脚”。土坯墙垒到平口(房檐下),有时也有歪斜的时候,用木榔头实在敲不过来,还没法扒了,就用一块木板加斜杠支撑,根据倾斜程度再加以配重,一宿差不多就能正当过来了。
土坯房子有两间、三间和五间房的,其中以三间房最为常见。房屋有从东侧一头开门的,也有从中间开门的。但无论门开在哪里,一进屋就是锅台,这间屋子是做饭的地方,也是全家人出入和放置一些生活杂物的地方,水缸、酸菜缸都摆放在这间屋子里,所以这间屋子是最不讲究的屋子,通常是黑糊糊的。俗称“外屋地”。其它房间为卧室,俗称“里屋”。里屋根据一家人口的多少,有的搭南北相对的两铺火炕,俗称“对面炕”,有的只搭一铺炕,一铺炕都在靠窗户的南侧。所有房间以东为大,长者住东间,晚辈住西间,火炕以南炕为上,长辈住南炕,睡炕头。火炕通过 “烟囱桥子”与立在屋外大山墙旁边的“落地烟囱”相通。由此也构成了东北民居的又一大特色 :“东西屋,对面炕,烟囱立在地面上”。
东北农村院落一般都比较宽敞,为了便于家狗看家望门,防止野狐、黄鼠狼等出没咬吃家禽,同时也避免平时自家的家畜跑出去,以及防备别人家的家畜或者孩子进院祸害园子,农家都要用秸秆(高粱、葵花秆)、树枝夹障子或用草泥?K成土墙圈出院子。由此也就形成了东北农村“土坯房子篱笆院”的民居风格。在东北农村障子夹的好坏,被看做是衡量这个家庭“门风”的一个重要标准。障子夹的整齐又漂亮的人家,一定是干净利索,好好过日子的人家。反之,障子夹的不好,或者干脆没有障子,这样的人家就“不是正经过日子人家”。另外,障子夹得离窗子很近,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暖作用。北方的风大雪猛,障子可以遮挡风雪,使大风雪减速,不直接扑打在窗子上,能保住屋子里的热气。
土坯草房外表十分简朴,连窗棂也多是横直相交的简单样式,而且还盖着“糊在外”的窗户纸,加上里外抹草泥的墙壁、日久发黑的草顶,几乎找不到添加艺术装饰的地方。它能够在东北乡村长期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