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特点.doc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特点
摘要;东北抗日战争结束,历经浩劫的中华大地虽然元气大伤,但是人才精英尚在,民心犹在,正是万众一心、扬眉吐气正待进行重整河山之际。这一时期的诗歌多表现为对悲惨过去的控诉和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未来充满期待。
关键词;解放战争诗歌国统区解放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东北文化发展一直是低调、缓慢的,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先人在这片黑土地上繁衍,伴着巍峨雄伟的长白山和奔腾不息的松花江,各民族祖先在这里辛勤耕种、放牧、打猎,由此形成东北独特的集农业文化、渔猎文化、草原文化于一体的具备鲜明、浓重、突出特征的东北文化,就像白山松水一般伟岸雄壮,就如辽阔平原一般悠远宽广。而在清政府被推翻以后接踵而来的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东北文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碰撞和冲击,并和古老的封建文化相结合,从而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来。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长期遭受日本蹂躏的东北人民满怀喜悦之情欢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并拥护共产党提出的“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新中国”这一政治主张,而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当中以最大热情投入保卫抗战胜利的果实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解放战争中去。
在解放区,文学艺术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并推动解放战争的发展。尤其对于当时东北解放区广大的农村、城镇来说,那里长时期经济文化落后,旧制度下的农民不仅被剥夺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也被剥夺文化权利。在解放之后,人们不仅获得政治上的翻身和经济上的改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学文化和享受艺术的权利,当家做主成为文化艺术的主人。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同时肩负着文化启蒙、艺术启蒙、思想宣传的三重重任,创作整体呈现出热烈、明朗的风格,宣扬了积极斗争,争取自由、独立、民主的充满战斗色彩的力之美。而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则主要表现在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或迷茫、对过去旧社会和战争的痛楚以及对国统区人们生活苦难的表述。
胡适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文学与时代的互相印证,这已经为文学界和社会学界所认可。解放战争时期,文学艺术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反映时代变迁。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用写实的笔触和发自心底的呐喊来表现强烈的情感。
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1)对十四年痛苦生活和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回忆和愤恨;(2)歌颂解放军和感伤战争带来的创伤;(3)军民共建,在共产党领导下人们热情高涨地从事生产劳动;(4)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表达。
对十四年痛苦生活和国民党罪行的回忆和愤恨。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沈阳蓄意制造事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张学良和国民政府对日军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国土沦陷。从此,东北进入了屈辱的14年沦陷时期。这段悲惨的经历终于过去了,人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期待着幸福的生活。
公木解放战争期间来到了吉林省,对吉林文艺发展和高校建设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主题深刻,情感真挚热烈,善于用多种语言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是他1945年10月在沈阳创作的,发表于1946年3月24日的《东北日报》。诗人有感于14年东北人民在奴化教育下从身体到思想意识的卑贱,怀着满腔的叹息、愤恨和企图唤醒人们要当家做主的拳拳之心写下了《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
诗人抓住了“鞠躬到九十度”“吞着泪水赔笑”等奴隶的行为特征与东北的自然、人文形成鲜明对比;“人们生长,呼吸着烈烈北风,/人们奔驰,在大野、在高山、在无边的森林,/这里不缺少斗士和英雄,/正如这里不缺少大豆和高粱,/人人都坦直,爽朗,豪放。”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十四年奴化教育带给人民心灵肉体的摧残,最后诗人呐喊;“废止这奴隶底礼节吧!/忘掉它,这屈辱的形象,/像忘掉昨夜的恶梦一样。”
韦长明的长诗《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中,侵略者抢占了我们的家?l,用伪善的面具掩盖着掠夺的本性,受奴役的人们过着被欺凌被压迫的生活有怒不敢言。诗人用嘲讽的语气,对比侵略者言行,把他们的侵略行径展现出来,表达了侵略者的无耻和诗人的满腔愤怒。“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你,褓这可憎的东西。/昨天你犹在我的面前巍然屹立,/今天你却一声不响地倒下来口山让我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昨天你犹在我的面前屹立,/今天你却倒下了。/来吧!让我从你的尸身上踏过去。”
史松北的长诗《英雄的纪念册》记录了“八年民族斗争的史页/写满了勇士们/坚贞英勇的诗篇”。一身破棉袄当鞍垫、当被子、当蓑衣,生动地写出了风餐露宿送鸡毛信的通讯员;可以胜任各种革命需要,如一条红线把八路军和人民、把根据地和游击区穿到一起的武工队;干练、细心的妇救会主任;爱惜财物的炊事员,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