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那些“西游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上的那些“西游记”.doc

丝路上的那些“西游记”   世人皆知《西游记》,殊不知“一带一路”上的“西游”故事,远不止唐三藏一人。   张骞最早奉命“西游”,人称“凿空”。因为这是破天荒的壮举!张骞以后,西游故事不绝如缕。西行的目的,于官方,都是为了政治外交;于民间,则多为取经礼佛。至于为追求商业利益而长途跋涉的足印,则淹没在茫茫沙漠和大海之中,鲜有记录留下,供今日凭吊。   东汉最著名的政治外交使团,是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汉书》作者班固之弟)派遣属下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甘英大约是经由新疆丝绸之路的南道西行,途经十余国,往返路程三万八千多里,走到西海边上,遥望大秦,被当地人告知,不可渡海,于是止步于波涛汹涌的“西海”岸边。美国一些汉学家们连连抱怨甘英是胆小鬼,否则,中国使节就真的会抵达欧洲―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甘英之后,汉唐时期的中原政权,再也没有派遣过这种比较有规模,而且留下具体记载的西域外交使团了(北魏胡太后6世纪中叶派出的宋云使团,曾至北印度,其意义与成果不可同日而语)。   就海上丝路而言,《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公元前二世纪初至公元前一世纪末叶,汉武帝经略南海的史实。西汉官方使团,自海路经日南障塞(时属西汉,今越南岘港)、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海,沿着中南半岛,经今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过马六甲海峡,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市)、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然后返航而回。与黄支国的官方交往,打开了中印民间商贸往来的海上通道。   魏晋隋唐时代的西域使者,以民间的宗教人士最为突出。唐玄奘是最知名的一个,但远远不是最早的一个。   最早的西行僧人就是三国时期的朱士行。魏甘露五年(公元260),他自雍州(治今西安)出发,西涉流沙,到达南疆的于阗,获得“正品梵书胡本经典”90章,60万余言,并遣弟子十余人,护送佛经胡本还洛阳。可惜这位历史上首次留下姓名的西行僧人事迹有限,西行仅及今日中国新疆境内,而且他以80高龄终老西域,并没有返回内地。   大约140年之后,东晋高僧法显(约公元337~约公元422)开创了西游旅程的新纪元。公元401年,十六国时期,后秦第二位君主文桓帝姚兴崇佛,把西域僧人鸠摩罗什从凉州(甘肃武威)接来长安译经弘法,却不知两年前(公元399),曾有几位高僧结伴离开长安,西行求法。此番西游的一行人中,年逾花甲的长者,就是法显。途中经过河西走廊,取道喀什到塔克库尔干,越过葱岭,来到北天竺(今巴基斯坦及印度西北部),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通道。法显在《佛国记》中自叹“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他是第一个越过葱岭,走通今日所谓中巴公路的中国人。   经过6年的艰难跋涉,法显终于到达中天竺。中天竺是当时印度佛教最繁荣的地方。法显在此礼佛,学习梵文,抄录佛经,数年后又到了东天竺,然后渡海到达狮子国(斯里兰卡)。远离故土十多年后的一天,他在当地偶然看到一件中国汉地的白绢扇子(丝绸之路上的丝织品),不禁泪流满面,故国情思油然而生。   法显回国时已年逾七旬,他从狮子国出发,搭乘商船,走的是海路。其间因遭遇大风浪,漂流至耶婆提国(当在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一带)。又换乘另一商船,计划经50日航行到广州,后来却因为舟师有误,航行了70日,到达青岛的崂山,才得以重新踏上中国大地,时在413年。回国后,法显将十余年游历所得,撰成《法显传》,又称《佛国记》,就是关于环南海和印度洋东西方精神与物质文化交流的“西游记”。汤用彤赞誉说,法显是“广游西土,留学天竺”之开创者。   作为开创西游天竺之路的僧人,法显创造了哪些奇迹呢?唐代高僧义净(635-713),也是一位伟大的西行者,曾经如此比较法显与玄奘:“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师及中开王路。”意谓法显“创辟荒途”,筚路蓝缕,是西行求法的伟大开创者;玄奘是西行求法的发扬光大者。   玄奘(公元602~公元664)于627年去印度取经时,年仅26岁,在法显之后200多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自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玄奘发愿西行其实是受到法显事迹的鼓舞,是继承了法显的足迹、效法法显的榜样而西行的。义净是局中人,在他看来,玄奘“中开王路”,事业广大,轰轰烈烈,是将西行弘法第一人―法显的事业发扬光大之举。   今天,玄奘西游的故事经过小说家演绎之后,世人传颂,妇孺皆知。而法显的西行壮举,开创之功,则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其实,法显是第一个走通中巴、中印陆上交通的中国人,今日的“一带一路”规划,让中巴人民憧憬着建设一条连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新疆喀什的铁路,法显则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同时法显还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印度洋、南海、东海航道的开创者。他记载了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