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类型一 操作流程型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栏目导引 考点一 考点二 物质的制备类实验 地球与地图 栏目索引 请点击相关 栏目 热点一 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 热点二 物质制备型化工流程实验题 类型一 涉及气体物质的制备 类型二 非气态物质的制备 类型三 有机物的制备 类型一 操作流程型 类型二 物质转化流程型 类型三 综合流程型 热点一 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 物质制备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物质制备为背景的实验题,涉及知识面广、题型多变、思维发散空间大,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高考命题的青睐。 1.制备实验方案的评价角度 (1)从实验方案可行性角度评价 只有合理且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才有意义。可行性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实验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 ①理论上要科学合理; 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2)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 评价一种实验方案,不仅要从科学性上判断是否可行,还要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合实际。 (3)从环保角度评价 防止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控制“三废”的排放,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不可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化学实验安全通常要考虑气密性检查、气体纯度检验、加热的顺序、防倒吸、有毒气体的吸收处理等问题。 1.物质制备流程 类型一 涉及气体物质的制备 【思维流程】 2.实验操作流程 3.操作先后流程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1)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 第三周期第ⅦA族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Ⅰ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Ⅱ 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MnO2+2Cl-+4H+ Mn2++2H2O+Cl2↑ 吸收多余的Cl2(尾气处理) ④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 若不合理,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Ⅱ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的氯气中含HCl气体,其溶于水也能与NaHCO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不合理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有无漂白性 不合理 (2)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类型二 非气态物质的制备 【制备原则】 2.选择最佳原料 如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氨水,而不能选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选用氨水(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等。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 如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更要注意隔绝空气。其方法是:①亚铁盐需新制(用足量铁与稀硫酸反应或还原氯化铁溶液);②将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气(O2);③使用长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伸至氯化亚铁溶液的液面以下,慢慢挤压乳胶头使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接触。 【思维流程】 (1)写出Cu与稀硫酸和H2O2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Ⅱ中,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在操作Ⅲ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Cu+H2O2+H2SO4===CuSO4+2H2O 5.2≤x5.4 乙 解析:利用“Cu2++H2Y2-===CuY2-+2H+”可知20.00 mL试液中含有n(Cu2+)=0.012 L×b mol·L-1=0.012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乡土中国》为例.pdf
- 植筋施工方案.docx VIP
- 债权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电子版).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第一单元第二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副本.pptx VIP
- 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2025版传染病防治法宣贯解读PPT课件.pptx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2025.pdf VIP
- 校园欺凌知识竞赛题及答案.docx VIP
- 浅谈SBAR交班模式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