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员工培训—油藏动态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某井组油井生产情况表 表1 井号 井号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备注 A 产液(t/d) 9.0 10.0 9.0 10.0 10.0 9.0   产油(t/d) 4.5 4.9 4.4 5.1 4.8 4.1   含水(%) 50.0 51.0 51.0 49.0 52.0 54.0   液面(m) 1100.0 1105.0 1095.0 1089.0 1108.0 1087.0   地层压力(MPa) 12.0         12.1   B 产液(t/d) 10.0 10.0 12.0 14.0 15.0 16.0   产油(t/d) 4.0 4.0 4.2 4.2 3.3 2.4   含水(%) 60.0 60.0 65.0 70.0 78.0 85.0   液面(m) 1208.0 1210.0 1195.0 1185.0 1178.0 1160.0   地层压力(MPa) 12.5         14.0   C 产液(t/d) 13.0 12.0 14.0 14.0 14.0 14.0   产油(t/d) 5.2 4.7 5.5 5.2 4.9 4.9   含水(%) 60.0 61.0 61.0 63.0 65.0 65.0   液面(m) 1201.0 1211.0 1190.0 1195.0 1186.0 1180.0   D 产液(t/d) 15.0 14.0 16.0 15.0 16.0 16.0   产油(t/d) 7.1 6.7 7.7 7.4 7.4 7.2   含水(%) 53.0 52.0 52.0 51.0 54.0 55.0   液面(m) 1221.0 1218.0 1215.0 1208.0 1205.0 1220.0   合计 产液(t/d) 47.0 46.0 51.0 53.0 55.0 55.0   产油(t/d) 20.8 20.3 21.8 21.8 20.4 18.6   含水(%) 55.9 55.9 57.4 58.8 63.0 66.1   液面(m) 1182.5 1186.0 1173.8 1169.3 1169.3 1161.8   地层压力(MPa) 12.3         13.1   1、注采井组油层连通状况分析 主要是分析每个油层岩性、厚度和渗透率在纵向或平面上的变化。 一是根据注采井组内油、水井的油层厚度及连通状况,做出井组内的油层栅状连通图。有了连通图,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注采井组内各个油层的厚度、油层物性在空间的分布和变化状况,这就为分析注入水在各个油层的空间流动提供了概念性的基础。 二是在绘制完成油层栅状连通图的基础上,借助于采油井的产液剖面、注水井的分层测试资料和吸水剖面资料,结合井组的动态生产数据,对井组的油层连通状况进行分析。 一、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1、注采井组油层连通状况分析 一、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井组注采平衡,一方面是指井组内注入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或略有剩余,并满足产液量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井组在平面上各油井之间采出液量、地层压力和含水的变化均衡。 油田注水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改善注入水的水驱效果提高各类油层的水驱效率和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油田的水驱采收率;二是保持油层能量,使采油井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1)分析注水井全井注入水量是否达到配注水量的要求,再分析各采油井采出液量是否达到配产液量的要求,并计算出井组注采比。 (2)分析各层段是否按分层配注量进行注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水井应尽可能地分层注水,有利于层问矛盾的及时调整。根据采油井产液剖面资料,计算出注水井对应层段的产液量,然后计算出分层段注采比,进行分层段注采平衡状况的分析。 (3)对油井采出液量进行对比分析.做到油井采液强度与其油层条件相匹配。 (4)对井组内的油层压力平衡状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指的是通过注水保持油层压力基本稳定;另一方面是指各生产井之间油层压力的均衡。压力平衡也反映了注采平衡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从中找出矛盾,提出调整措施意见。 2、井组注采平衡和压力平衡状况的分析 油藏的水驱状况和综合含水情况,在油层物性和原油物性的控制下,在不同含水阶段有着不同的含水上升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