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三年级上册精读引领课第17课《孔子拜师》.doc

语文三年级上册精读引领课第17课《孔子拜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执教: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李冰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对孔子和老子有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谈话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尊称为“圣人”、“万世师表”。他是? 2、汇报交流背景资料。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孔子简介。 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圣人,相信学完这篇课文你会有所启发。 3、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快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 (1)生自读学习。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这篇文章写了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3)教师总结:看来这篇文章一共有两个人物。但是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出现了五个名字: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这是什么原因呢? (4)讲解古代人名、字的区别。 大屏幕出示:古人在名、字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自字相称。 难怪文中,孔子自称自己的名孔丘,而老子称呼孔子的字仲尼。这都是谦虚有礼的表现。 预设二: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然后写怎么去拜师,最后写见到老子拜师成功。 (5)教师总结学法: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把一件事情讲明白。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2、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呢?默读课文,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把它画下来。 (1)生自读学习。 (2)全班交流。 预设一: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预设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一: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渊博,所以要去拜老子为师。 预设二:因为孔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所以要去拜老子为师。 预设三:因为孔子认为老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渊博,跟着他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所以要去拜老子为师。 (4)教师设疑:孔子的知识真得还不够渊博吗?到文中找答案。 预设一:不是。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明明已经很有学问了,却仍要在三十岁的时候远离家乡去拜师求学。从这里你感受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二:好学。谦虚。 明明已经很有学问了,却仍然觉得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仍远离家乡拜师求学。你感受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三:好学。谦虚。 (5)教师板书:好学 谦虚 带着我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再读。 3、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够让你感受到孔子的谦虚好学?快速找一找,画下来。 (1)生自读学习。 (2)汇报交流。 预设一: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重点词语讲解:这里出现了两个四字成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给“宿”扩词: 预设:住宿、宿舍、留宿、宿营…… “宿”的意思是“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就是?孔子一路上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联系上下文,想想“日夜兼程”的意思? 预设:孔子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你还知道哪些包含“兼”的词语? 预设: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 教师总结学法: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而理解了重点词语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学着用这种方法。 (4)出示地图,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没有马也没有车,只能凭借自己这双脚。 (5)创设情境想象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是多么辛苦的旅途啊!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一遍一遍地擦干额头上的汗珠。 孔子也许从大雁南飞的秋季一直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北风呼呼地吹着,他——一遍一遍地裹紧身上已经单薄的衣裳。 渴了,他就用手捧溪水来喝;饿了,他就啃已经发霉了的干粮;累了,他就坐在路边休息一会;跌倒了,他就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赶路。白天黑夜都是如此。 谁能试着读出孔子拜师求学路上的艰辛? 生单读。 一起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