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堡特的汉语观及其理论引起的反响 洪堡特的汉语观 研究起因:1822.1,他在柏林科学院宣读了一篇题为《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的论文(他本人的学术报告),在语法形式的影响这一节里谈到汉语时,他说:“汉语的语法关系仅仅由词序或独立的词来表达。”在他看来,像汉语这样的只靠语序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是不完善的语言,他不能像那些具有丰富的屈折形态的语言那样适应思想的发展。 法国皇家学院汉语教授阿贝尔.雷米萨于1825年发表《论语法形式的起源》一文,对洪堡特的观点提出异议。 洪堡特看到此文后,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洪堡特就认真钻研雷米萨所编的汉语教科书《汉文启蒙》以及《中庸》的法文译著本,研究汉语语法。在后来的几年中,两人通过书信讨论汉语问题。 研究成果的公开:在1826年第9期《亚细亚杂志》(Journal asiatique)上首先看在了这封信的摘要,于次年全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定名为《致雷米萨的信,论语法形式的一般属性和语法形式的特性》,其中他全面阐述了他对汉语的认识,特别是对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此后,在他晚年的巨著《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的长篇导论中,也多次谈到汉语的特性,特别是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了汉语的结构特点。 洪堡特对汉语的看法 认为汉语没有形态,也没有词类 认为汉语用来表示词的联系的两种手段,即虚词和词序,并非语法形式的标记。 认为汉语的语法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形式关系上的表达采取非语音化的手段。 认为汉语由于缺乏语法形式标记,必然迫使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精神操作。 认为汉语既有特殊的优点,又有明显的缺点。 认为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 汉语没有形态,也没有词类 洪堡特认为:汉语不用语法范畴表示句子里词与词的联系,也不以词的分类作为愈发的基础,他是用另一种方式来确定连贯的思想中语言成分间的种种关系。他所提到的语法范畴有时指语法意义(词类) ,有时指语法形式(区分词类的曲折形态)。 汉语用来表示词的联系的两种手段,即虚词和词序,并非语法形式的标记。 洪堡特认为,“汉语的虚词并不以表明语法范畴为目的,而只是表示由思想的一个部分向另一部分的过渡。因此不能像别的语言中的虚词一样,起到弥补屈折变化之不足的作用。汉语词序的作用仅在于显示句子中词与词的限定关系(分规定和引导两种),也并不真正表明词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语法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形式关系上的表达采取非语音化的手段。 洪堡特并不否定汉语跟别的语言一样也是有语法的,但他认为:“在汉语里,跟隐含的语法相比,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他又指出,别的语言一般都采用语音标志作为表达形式关系的手段,而汉语却常常让读者从词的位置,从意义,甚至从上下文的意思去推断语法的变化。 汉语由于缺乏语法形式标记,必然迫使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精神操作。 洪堡特认为,尽管汉语表面上看来缺乏语法规则,但实际上讲汉语的人对同一语句的理解还是相同的。不过汉语往往让读者(听者)填补大量的中介意思,由此就迫使他们做大量的精神工作。 汉语既有特殊的优点,又有明显的缺点。 洪堡特说过,跟别的语言相比,汉语可以表达它思想的方式的单纯、果断,简洁而取胜,在这方面,那些形式十分完美的语言都无法与之媲美。他还认为,汉语的长处“是以牺牲别的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长处的代价而取得的”。他得出的结论是;汉语远不如希腊语、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那么完美。 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 洪堡特相信,一定有某种原因使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并使之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但究竟是何种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只说可能跟汉字和汉语的语音结构有关。 对洪堡特语言观的评价: 既有受欧洲早期汉学家的错误认识束缚的 陈旧的一面,也有他自己的某些新的有价值的发现。 积极影响:其中一些观点,触及了汉语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扩大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因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影响:洪堡特根据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特点,得出了汉语没有词类区别的结论,却是继承了一些老汉学家陈旧观点的结果。此外,他的关于汉语完善程度和特殊发展道路的议论,也都是大多没有科学根据的臆测,是站不住脚的。 对此,当时与洪堡特一起讨论汉语特性的一些法国学者(雷米萨、萨西)就曾对他提出过批评。 由于洪堡特是西方第一个从普通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汉语特点的语言学家,加上他在欧洲学术界的声望很高,因此,他的汉语观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西方汉学家及普通语言学家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洪堡特理论引起的反响 19世纪中叶语言学中的心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开始显现出来。语言学中的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斯坦达尔,是洪堡特学术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之一。赞同洪堡特的观点,竭力把语言活动和逻辑活动分开,强调语言不属于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