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束层参数对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docx
带束层参数对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赵亚元1,王伟1,2(1. 青岛科技大学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2.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借助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数值实验方案,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11.00R20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模型,讨论了带束层角度和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带束层角度的增大,带束层受力和子午线轮胎的箍紧系数均会下降,垂直负荷下的下沉量变大,轮胎径向刚度降低;胎面接地区压力分布均匀化程度提高,相同行驶里程下的胎面磨耗量下降。另外,带束层的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比较小。关键词: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参数;胎面磨耗;非线性有限元中图分类号:TQ336.1 ;U463.341 ;O2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最大的区别是类似地球子午线结构的带束层的引入,带束层作为子午线轮胎的核心承载部件,对轮胎的减振、耐磨、抓着等诸多性能产生影响。带束层设计的合理性,对子午线轮胎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近年来,人们对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刘勇等[2-3]讨论了带束层的材料、结构形式和宽度对轮胎性能的影响,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带束层帘线角度对轮胎充气断面宽、充气外直径以及第一主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刘占村等[4]以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午线轮胎带束层帘线角度与轮胎径向刚度、接地压力分布的关系。陈燕国等[5]通过对205/55R16子午线轮胎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发现,带束层宽度增大,轮胎接地印痕短轴和接地面积均会增大,长轴变小;增大带束层帘线角度可以增大轮胎接地印痕面积,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初始制动速度和充气压力的提高均会使轮胎的接地压力变大。王晓明等 [6]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9.00R20载重轮胎带束层厚度、偏移量和局部密度对轮胎径向力和侧向力的影响。Weiss等[7]以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能、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改善乘坐舒适性为目的,研究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带束层对轮胎重量、滚动阻力、成本等的影响。Li等[8]使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钢丝帘线结构的带束层对轮胎不同载荷下受力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本文以带束层角度和模量为正交试验设计变量,分析了它们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轮胎与原设计轮胎进行了耐磨性能的比较,得到了带束层角度和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及带束层受力的影响规律。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本文建立了11.00R20载重轮胎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轮胎的标准充气压力为930kPa,标准负荷为3550kg,以100km/h的速度稳态滚动,路面与胎面的摩擦系数为0.5。胎面的磨耗分析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子程序UMESHMOTION来实现。原设计轮胎的第2、第3带束层角度和模量分别为-13°,13°;105326 MPa ,39245 MPa。图2是11.00R20载重轮胎带束层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第1过渡层,第2、第3工作层和0°带束层。本文主要分析了工作层两层带束层的角度和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2014GTR0005),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Z1213)。 作者简介:赵亚元(1990-),女,山东德州人,青岛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子午线轮胎有限元分析研究。通讯作者:王伟,E-mail: ww@qust.edu.cn。图1 11.00R20载重轮胎有限元模型图2 11.00R20载重轮胎带束层结构示意图2实验方案 正交试验是解决多因素问题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单因素优化的局限性,不但能够减少试验次数,而且能够获得全面试验的内在代表性规律[9]。因此,本文建立了第2、第3带束层角度和模量四个因子的三水平正交试验,带束层角度(一般αk=15~24°)在原设计轮胎基础上等差增大4°,模量分别加减10%,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中Ij 、IIj 和IIIj指的是j列中1、2、3水平对应的实验值之和;Ij /3、IIj/3 、IIIj/3指的是j列上三个因子的三个水平对应的实验值之和的平均值。接地压力偏度值[10-12]是用来表征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的一个参数(见公式(1)),它可以间接反映轮胎的耐磨性,接地压力偏度值越小,胎面的耐磨性能越好。表1中极差的大小可以反映四个因子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程度,极差越大,对胎面磨耗的影响越明显。综上所述, 第2和第3带束层角度取第一水平(分别为-17°和17°),模量取第二水平(分别为117028MPa 和43609MPa)时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