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纲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考纲解读.doc

第一部分 考纲解读: (一)从2004年开始,全国许多省市单独命题,古代诗歌考查的范围也有较大变化。 首先诗歌创作年代跨度大大增加,不再局限于唐宋,04年开始出现五代诗1首,05年出现元杂剧1首,2006年进一步扩大,上溯至魏晋,下推及清代及近代。 其次诗歌体裁的选取也打破了唐诗宋词元曲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晋诗、五代诗、清诗、近代诗,还出现了杂剧的阅读。 就从去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除了天津、福建、湖北考唐诗,全国二卷、安徽考宋词,上海、浙江考元曲这些传统题材外,绝大多数省市考查了平常不大入人眼球的诗歌,如全国一卷、辽宁、江西、四川考宋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考清诗,另外北京考魏晋诗,山东考近代诗,江苏则考了元人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这与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提醒学生复习时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阅读,了解不同时代代表作家的风格及大体流变,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二是要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和鉴赏技巧,学会提高鉴赏能力,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否则,指望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碰到题目,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2005、2006年的高考题还出现了比较型诗歌鉴赏题;2006年湖南卷甚至从曹雪芹的小说中选材,而且设置的题目更具有仿写表述的特征。这些都大大开拓了诗歌考查的领域,使诗歌考查变得更为灵活。 (二)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这两年高考诗歌选材覆盖面虽广,但不少地方所选诗歌的作者还是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 05年如全国卷(Ⅱ)白居易的诗,北京卷陆游的词,重庆卷王昌龄的诗,福建卷李白的诗,广东卷寇准的诗,湖北卷马致远的杂剧,湖南卷柳宗元的诗,江苏卷李益的诗,辽宁卷王安石的诗,浙江卷杜牧、杨万里的诗。 如全国卷(Ⅰ)黄庭坚的诗,江西卷杨万里的诗,福建卷李商隐的诗,北京卷陶潜的诗,天津卷张籍的诗,辽宁卷苏轼的诗,上海卷张可久的诗,重庆卷龚自珍的诗。 这些都是考生熟悉的,能让他们一定程度上避免心理紧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作大力提倡的人文关怀。当然,作者虽是熟悉的,但诗歌内容却多是相对陌生的,以2006年所选诗歌为例:苏轼就考他的诗而不考他的词,李商隐就避开了他的爱情诗,龚自珍的乙亥杂诗也是不只一首。总的方面看,所选诗歌内容上与诗人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太多的联系,连一向爱用典故李商隐的诗选的是没有典故干扰的。因此,解读诗歌时一定要避免从诗人出发先入为主。 ?第二部分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 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 静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 “青天”) 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因此,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常见意象20例见附表3 (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 3、常用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或 艺术手法 或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 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 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 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篇章结构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 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见附表4: 4、常见的情感、主旨 (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更多的常见术语归类见下表: 归类 具体表述 举????? 例 忧国 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揭露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