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安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和规范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电教站全站人员于3月份、4月份对全县38所中心小学、中学的“班班通”工程建设、实验教学、图书馆室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装备情况
近几年,通过薄改项目实施和学校自筹自建,全县大部分具备校舍条件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按标准配齐了班级多媒体设备、标准化实验室、教学仪器、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器材、图书,以及音乐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学生阅览室等。各类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
1、“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情况
自2010年3月教体局出台《万安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后,各校按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近三年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共装备389套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装备数占全县班级总数的70.2%。其中有17所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窑中、韶中、高中、棉中、夏中、弹中、顺中、枧小、百小、韶小、高小、潞小、罗小、棉小、夏小、涧小、枫林);有13所中小学校的班级多媒体设备配备数达到了校班级数的50%以上(潞中、罗中、桂中、武中、涧中、窑小、沙小、弹小、武小、二中、枧中、实小、芙小);有8所中小学校的班级多媒体设备配备数未达到校班级数的50%(百中、沙中、宝中、五丰、桂小、宝小、顺小、剡小)。学校、教师装备班级多媒体的积极性较高,如窑中、百中、宝中、棉中、涧中、窑小、潞小、弹小、涧小等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分年度逐批装备多媒体设备。大部分学校的“班班通”设备配备较完善,以投影仪+电脑+屏幕+视频展示台的模式居多,且宽带进教室、进宿舍、进办公室,为师生使用优质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2、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的配备情况
中心小学:目前实验小学、窑头小学2所小学装备了科学实验室和成套教学仪器,其它学校因校舍紧张未建科学实验室。小学仪器室的教学仪器老化、陈旧,基本上还是1997年迎两基验收时装备的,新增仪器少,一些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仪器尚缺大。部分学校的仪器室被挤占,有些学校将仪器存放于教师宿舍,如棉小、宝小、武小、桂小;有些学校将仪器室与图书室等功能室合混于一室,如弹小、顺小、高小;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只有初中部的教学仪器,小学部的教学仪器基本上是没有,如弹中、武中、枫林、五丰。
初中:全县已建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32 个(二中、涧中、顺中、沙中、弹中、夏中、五丰、潞中、高中、韶中、百中、窑中、枧中、罗中、武中),待建理化实验室8个(宝中、棉中、桂中、枫林)。学校教学仪器、药品配备较齐全,基本能满足初中理化实验教学的要求。
3、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情况
中心小学:全县中心小学的藏书总量为706157册,生均图书达59.4册,超过生均15册的省颁标准。有4所中心小学建有学生阅览室(实小、芙小、枧小、罗小),其它中心小学由于用房紧张未建学生阅览室。全县中心小学的期刊订阅总数为239种,其中高小、桂小基建,潞小因管理员请假未作统计。
初中:全县中学的藏书总量为381291册,生均图书达34.5册,超过生均25册的省颁标准。有13所中学建立了学生阅览室,有5所学校建立了教师阅览室(如二中、枧中、窑中、韶中、潞中),有6所学校未建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如罗中、桂中、百中、武中、顺中、枫林。全县初中学校本学期的期刊订阅总数为659种。
二:管理情况
各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上能按照教体局2012年5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设备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其中万安二中、韶口中学、沙坪中学、弹前中学、实验小学、窑头小学、枧头小学等7所学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完整,设备完好,维护及时。
1、“班班通”管理情况:
“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及管理日趋规范。一是职责明确,实行班主任、网管员、班级电教员三级负责制。学校网管员具体负责设备的使用培训、维护及网络安全,班级电教员或班主任具体负责设备卫生、使用和使用情况的记录、整理,资料档案记载详实,网络安全畅通,室内整洁。二是学校管理机制有落实。部分学校为鼓励教师参与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了教师资源应用档案,每月通报学科教师上传、下载优质资源的数量,对资源应用较好的教师进行经费奖励,有力地调动了教师应用资源的积极性。如韶口中学、罗塘中学、高陂小学、弹前中学,从2007年开始,每学期拿出一千元钱奖励资源应用较好的教师。罗塘小学将应用班班通设备上课纳入学校工作考评细则,要求语数英每学期不少于10次、其它学科不少于2次。三是校本资源库或远程教育资源库日趋完善。全县90%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三网合一”,学校网管员将教师们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免费下载使用的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二次再加工,并将优质资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