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高聚物生产工艺基础浅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压聚乙烯是如何实现生产不同牌号的?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控制产品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必须加适当量的相对分子量调节剂,如烷烃(乙烷、丙烷)、烯烃(丙烯、异丁烯)等。调节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聚乙烯牌号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乙烯体积量的1%~6.5%,折合为质量分数时,应根据调节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计算。调节剂是由一次压缩机的进口进入反应系统的。 在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常加入抗氧剂、润滑剂、开口剂及抗静电剂等。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生产聚乙烯牌号和用途加于树脂低压分离器中。通常是将添加剂配制成约为10%左右的白油(脂肪族烷烃)溶液或分散液,用泵计量加入低压分离器或于二次造粒时加入。 丁苯橡胶生产进料组成中苯乙烯含量与理论上共聚组成偏差较大的原因? 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与ST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乳液合成的高分子共聚物。共聚物分子中含有双键,因此,与乙烯基单体的高聚物不同,如果反应控制不当,可能产生支链和交联结构。因而表现为不易溶解的凝胶。理论上共聚物的组成与两种单体的进料比和它们的竞聚率有关。丁二烯与ST于5℃进行乳液共聚反应时,丁二烯的竞聚率r1为1.38, ST的竞聚率r2为0.64,说明了丁二烯比ST更易加成到大分子自由基上去。因此,进料组成中ST含量应高于共聚物中要求的含量(23-25%)。共聚组成方程式主要适用于不复杂的均相聚合反应,而像丁苯橡胶这样的乳液共聚反应,由于两种单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乳化剂对两种单体溶解度的影响不同,单体自液滴中扩散出来的速率不同以及单体在聚合物颗粒中的溶解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与理论的偏差较大。经实际研究确定,进料中丁二烯与ST比值在72/28时,单体转化率达到60%以前,共聚物中结合的ST几乎不受转化率的影响,所得丁苯橡胶中ST含量约为23%左右。 8.4 聚酯的生产过程 聚酯的生产过程概述 分类: 精对苯二甲酸(PTA)直缩法工艺 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酯化反应 T:220-300℃,EG/PTA(摩尔比)为1.0~2.0, PTA仅部分溶解,多相反应 精对苯二甲酸(PTA)直缩法工艺 对多相反应:PTA浓度固定, EG浓度PTA溶解浓度,零级反应,反应速率γ仅依赖于T 对均相酯化反应:PTA与EG浓度对γ影响大,随反应进行,PTA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度远比在纯EG中高,达到清晰点以后,γ随PTA与EG浓度而改变。 反应速率γ ↓←随酸基浓度↓ EG浓度↑→反应速率↑ (2)缩聚反应 单体与单体,单体与低聚物,低聚物与低聚物将逐步缩聚成聚酯,酯化与缩聚同时进行。 总反应式: 副反应:裂解作用、链交换反应、熔体的热降解 (2)缩聚反应 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分子链开始形成 中期阶段:分子链开始增长 终止阶段: T↓ 分子链终止方法 添加单官能团的分子量调节剂 改变原料配比 典型的PTA直缩工艺 吉玛PTA直缩工艺 三个工艺段 酯化段(ES) 预缩聚段(PP) 后缩聚段(PC) 中粘聚酯 η为0.42-0.72,需一段后缩聚 高粘聚酯 η为0.9-1.0,需二段后缩聚 工艺条件苛刻: 书P369 五釜流程:如吉玛、伊文达 较低T.P. 反应时间:10h 三釜流程:如杜邦 较高T.P. 反应时间:3.5h 酯交换(间缩)法工艺简介 间接酯交换法:DMT先与EG酯交换,再进行缩聚的方法。 罗纳普朗酯交换法 (1)选用Mn(OAc)2-Sb2O3-H3PO3催化稳定体系,组分少,用量少,活性较高,产品质量好。 (2) 酯交换、预缩聚、缩聚和后缩聚连续反应器均为活塞流,结构先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 (3)缩聚和后缩聚选用同类反应器,便于维修、保养。 (4)调整工艺条件,可生产改性聚酯和薄膜级聚酯。 8.5 合成橡胶的生产过程 合成橡胶的生产概况 中国合成橡胶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产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胶,第二是顺丁橡胶 丁苯橡胶用途: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接近天然橡胶, 轮胎、胶管、胶带、胶鞋等 乳液丁苯橡胶:丁二烯、ST乳液聚合 溶液丁苯橡胶:丁二烯、ST、丁基锂引发剂、环己 烷及THF溶剂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通用型丁苯橡胶的ST含量20~30%,生产为23.5±1% (1)原料准备 脱除阻聚剂,配制试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