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维因安全学研究发展 西维因——简介 西维因,又称甲萘威、胺甲萘,化学名称: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并大量使用的高效低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广泛用于防治稻、麦、棉、果树、蔬菜等作物害虫,畜禽外寄生虫和卫生害虫。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对多种农业害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1953年美国联碳公司首次合成以来,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至今仍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大吨位品种。目前仅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就拥有2万吨/年的生产装置,随着农药高毒品种的逐步淘汰,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东南亚一些国家将其用于养禽场所的杀虫。而西欧一些国家则用于高尔夫球场及观赏草坪的除虫。 2000年6月8日,美国环保局己将其正式注册登记为毒死蟀的替代品种之一,用于葡萄、宠物防蚤、虱,控制家用害虫(如蚂蚁、蟋蟀等)及住宅、草地和观赏植物等。 西维因——性质 英文名 Carbaryl 化学式 C12H11NO2 分子量 201.22 CAS NO63-25-2 纯品为白色晶体 水中溶解度为百万分之四十(30℃) 在常温和日光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 有触杂、胃毒和微弱的内吸作用,进入虫体后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对作物和森林的多种害虫防治效果好,对不易防治的咀嚼口器害虫 ,如棉铃虫等药效显著。亩用有效成分50~100 克,也可用作苹果的疏果剂。 西维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被分解,形成1-萘酚葡萄糖醛酸酯排出体外。 西维因——毒性 毒性:属中等毒类。本品可经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入生物体内,但无明显累积作用,多次染毒会抑制动物的胆碱酯酶活性。 较轻的中毒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瞳孔缩小等;重者昏迷、抽搐、肺水肿甚至死亡。 急性毒性: LD50:250~560mg/kg(大鼠经口); 4000mg/kg(大鼠经皮); LC50:171~200mg/kg(小鼠经口); 人(女性)经口LDLo为5mg/kg。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经口连续6 周喂食0.12mg/kg,尿中氨基酸/肝酐氮的比例降低;大鼠经口(0.7~70mg/kg)×(6~12月),脑下垂体、性腺、肾上腺和甲状腺有损害。 降解:西维因在土壤微生物环境中易降解,生成-萘酚、-萘基-羧基-甲基氨基甲酸酯、-4-羟基-1-萘基-甲基氨基甲酸酯和5-羧基-1-萘基甲基氨基甲酸酯,其中1-萘基-羧基-甲基氨基甲酸酯可能致襄或致突变。 代谢:人体中酯酶水解为主,昆虫中MFO酶分解(非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化为亚硝基苯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西维因——毒性 西维因——作用机制 刺激通过感觉神经元并通过换能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此电信号在神经细胞体与轴突的连接处转换为神经冲动,以脉冲形式沿着轴突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兴奋期,动作电位大大增加,有重复后放。由于药剂通常是通过表皮接触进入,因此,先受到影响的是感觉器官及感觉神经元。杀虫剂和酶结合使酶被抑制。这样一种刺激在昆虫体内通过换能作用转变为一个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的振幅与刺激强度成比例。它对同种昆虫发出某种信息,影响它们的行为。 胆碱酯酶属于能被氨基甲酸酯抑制的酶。 氨基甲酸酯引起害虫致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氨基甲酸酯与乙酰胆碱酯酶相互作用,从而使该酶受到抑制,干扰了昆虫的神经功能,因而机体受到损害。 西维因——检测技术 农药西维因的结构特性是含有一个N-甲基基团,为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二氯甲烷等,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很易被水解。近年来在农药西维因残留定量分析方面应用的新技术包括现代光谱分析技术、现代波谱分析技术、波谱和色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 仪器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GC):GC 是农残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西维因在高温中不稳定,气相色谱对于沸点高或热稳定性差的西维因不能进行分离检测,需将西维因完全水解后,测定西维因的甲胺或酚部分,或通过热稳定衍生对不发生分解的西维因直接进行测定。文章显示采用毛细管GC、氮磷检测器NPD 测定大米、蔬菜中6 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较好,最低检测限为2~15μg/ kg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GC-MS 作为一种发展相对成熟的检测手段,尤其适合多种残留成分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HPLC):目前,大多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HPLC 检测都是采用反相C18 或C8 柱,常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一般来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检出限比气相色谱的要高。 毛细管电泳法(CE) :CE 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分析技术,它是利用物质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不同来进行分离检测的,常用的检测器为UV。多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或胶束电动色谱(MEcC)进行农残分析,对分离和检测两方面都是最好的选择 。 直接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