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外实习心得-王鹏惠-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doc

新加坡海外实习心得-王鹏惠-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學海築夢」 年度海外專業實習先導型計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學生實習心得報告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緣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影像寄放射科學系的在學生,每個大三下的暑假到大四上學期,都必須選定欲實習單位的醫院,而新加坡的醫院在近幾年已經列入中山醫的實習醫院之一,但是能到新加坡醫院實習只有少數六個名額而已,能被選取的必定是在校成績和英語能力兼具的學生,所以必須經過英語口試的測驗。同學們對選填醫院都有很多的考量,有的會選擇離家近,有的會選擇未來想就職的醫院,而我想選擇到國外拓寬我的視野,希望能看看在儀器設備與技術方面的差異之處以增廣見聞。 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新加坡中央醫院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急症醫院和全國轉介中心,於2005年獲得美國醫療機構屬下國際聯合委員會認證全國第二大醫院,該醫院擁有29種醫學專科,有先進的設備並提供多元化的醫療照顧。該醫院被認可為醫療創新中心,擁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位病人提供高素質的治療,其醫療效果可媲美世界水準。我們實習的部門為隸屬於中央醫院的DDR,我們會實習的地方有GIC、EIC、IIC,都各自有X光室、MRI、CT、超音波……等,全部都隸屬於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我們第一個星期實習的部門是EIC,EIC是中央醫院急診室的X-ray攝影部門,我們一到那裡發現一間攝影室會安排很多不同人種的放射師,有華人、菲律賓人、馬來人、印度人,有時候還會有緬甸人,因為並不是每一個病患都會說英文,才會做如此的安排,所以一間攝影室通常會擠進不少人。 另外我們一開始很不習慣EIC的攝影室,因為他們設備還停留在傳統的CR,每當放射師要照一個影像前,都並須裝一個cassette接收影像,照設完畢後,還並須請病人耐心等待放射師讀片,如果影像不夠好,又必須再重複一次,所以做完一個case往往會花上不少時間,另外SGH攝影室的門是手動的,而且沒有聯動裝置,所以門沒有關照樣可以exposure,一開始我們非常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認為這裡的設備有點不先進,工作既沒效率又浪費人力,但是隨著和他們工作時間一久,才發現他們追求的不是要在多短的時間內要完成一張影像,而是要求放射師能夠照出一張影像品質良好的技術,在這裡我學到了如果照出一張不夠好的影像,要如何調整才能照出好的影像,放射師必須知道是什麼原因會產成不佳的影像,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tube、grid、filter、center、patient’s position、computer、dose、cassette……等,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是哪個環節的錯誤並修正它,然後再重照一次,盡量降低被退片的可能性,才不會造成病患的不便。中央醫院除了對影像品質的要求比較嚴格外,他們都是以病患的安全為出發點,從病患一進到攝影室到離開的這段時間,要扶病人上下床、幫病患脫鞋子和蓋棉被、幫病患開門,另外每一個病患離開後,都必須更換枕頭套,並且用酒精的紙巾擦拭床墊,這些是我覺得新加玻醫院和台灣醫院最不同的地方。 第二個星期我們到GIC實習,GIC是中央醫院的門診X光攝影部門,這裡的儀器有CR也有DR,這裡的擺位、中心點的位置、tube的角度,都和我們在台灣學的是一樣的,只是position的名稱有些會不同。GIC總共有5間攝影室,每一間都有專門負責攝影的項目,包括chest、abdomen、KUB、shoulder、spine、leg……等,分工的比較細,雖然GIC的動作比EIC快的多,仍然比台灣慢很多,但是他們對影像的品質要求比台灣更加的嚴格。在GIC的這個星期我學到了很多,因我我們認識了一個從南洋理工大學畢業的放射師,他年紀才大我們一歲而已,可是他的東西比我們多很多,而且都知道的很詳細,他教我們很多,包括儀器上的一些數字或圖案代表什麼意思、要如何引到病人做出我們要的position、center要對哪裡、如何找出病人骨頭的定位點、怎麼知道影像中病患的角度轉太多或太少、怎麼調整病患,要往外轉或往內轉……等,他真的教了我們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knee的skyline要向頭打角度,在教科書中只提到要打5~15度,但是放射師要如何判斷要給病患打多少角度,於是他就教我們摸病患的髕骨,依不同病患臏骨的傾斜角度給不同的tube角度,這樣一來照出來的影像一定能看到醫生要的space。經過這一禮拜的實習,我真的覺得我學到很多是教科書沒辦法教我的知識,在GIC的最後幾天,放射師很放心的在一旁看我們操作,從叫病患進來、確認病患IC號碼、9~60歲的女性需簽名證實沒有懷孕、擺位和調整tube,一直到影像出來後,判斷影像是否可以pass,整個過程都會很耐心的在一旁指導,最後還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