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饶志鹏《宋明理学》学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儒学的困境: (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佛道严重挑 战 原因 : ①老百姓精神寄托的需要 ②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需要 2 、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 础。 (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宣传 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 “道统 ”思想; 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 孔子之道。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 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原 因: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 基本主张: A、他们推崇 《春秋》中的“尊王攘夷” 之旨,批评唐代政治。 B、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 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北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 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吸收 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结合 《周易》解 释 《太极图》,建构 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 生规律,把人与天地 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 ,从而为“理”生万 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 (1011年—1077 年),字尧夫,北 宋著名理学家、数 学家、诗人。重新 排列 《周易》的六 十四卦,试图揭示 宇宙规律,进而解 释人类命运 。 (1020年—1077年), 字子厚,今陕西人,北 宋思想家、教育家、理 学创始人之一。对理学 的贡献巨大。开创了理 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 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的 代表。理论上,他严格 区分天、道、性、心等 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 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 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大力表 彰 《大学》、 《中庸》,将其与 《论语》 《孟子》并列。 1、朱熹 (1130.9.15— 1200.4.23),字元晦, 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 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 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 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 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 朱子。 2、朱熹理学主要内容 1)、理气关系论:理比气更根本,理为气之先,理离不 开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2 )、理学的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 实践的学问;学习有两个阶段,学习的方法是“慎思明辩 格物致知”;个人修养的标准是“无私无畏””大智大勇” 等等;仁的境界不同于佛老境界在于精神自足和自由的同 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3 )、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 会实践理论 ; “道”是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