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拉伯世界,要多一分耐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阿拉伯世界,要多一分耐心 2014年11月30日,埃及穆兄会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法院驳回对前总统穆巴拉克的谋杀罪指控。   嘉宾/若 木 自由撰稿人(曾长期在北非国家工作和生活)   唐志超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研究员   主持/吴晓芳 世界知识杂志社编辑   2014年12月22日,突尼斯举行总统大选,世俗派政党“呼声党”领导人、88岁的埃塞卜西当选为突尼斯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的首位民选总统。这意味着突尼斯四年的政治过渡进程即将画上句号,同时也令对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化倾向忧心忡忡的西方松了一口气。如果从2011年1月14日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仓皇辞庙、2011年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开始算起,“阿拉伯之春”自爆发迄今已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中,“阿拉伯之春”的首发国突尼斯诞生了一部被认为“最不伊斯兰化”的宪法,世俗派政党取代一度风生水起的伊斯兰政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埃及首位民选总统、具有穆兄会背景的穆尔西被军方赶下台,与穆巴拉克一样具有军方背景的塞西取而代之;利比亚在卡扎菲倒台后面临着分裂危机;叙利亚的巴沙尔依旧“坚守岗位”,并在叙利亚危机后的首次大选中高票连任总统;“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崛起,不仅影响着中东政治版图,还在影响着叙利亚危机的走向,甚至牵动着全球的神经;正在进行中的伊核谈判则引发外界对美国中东政策的猜想,并高度关注未来中东是否会出现一个“新伊朗”……其实,过去四年阿拉伯世界出现的种种反复与曲折,说到底是对自身发展路径的艰辛探索。 ――编者手记 2014年1月26日,突尼斯议员庆祝新宪法正式生效。该宪法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现行宪法中最不伊斯兰化的一部宪法”。供图/东方IC 这个地区为何总是“不安分”?   若 木:   要了解阿拉伯世界,进而解读“阿拉伯之春”,一定要先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人文情况。这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却很重要。   阿拉伯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是东西南北海陆交通的枢纽,素有“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正由于阿拉伯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从古到今,各种肤色的人种、各种文化、各种思想在这里杂处、交错,所以阿拉伯地区在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一直非常活跃,很“不安分”,与外界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丰富。比如,在中世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正是经过阿拉伯世界传入了西欧,可以说,阿拉伯文化对基督教的近代化和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近百年来,阿拉伯地区一直经受着国际体系格局演变的影响。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在中东地区的激烈角力、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苏联的解体、原苏东地区的“颜色革命”,到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以说几乎每一次的世界形势变动都深刻冲击着中东的政治、经济体系。在思想方面也一样如此。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盛行的社会主义到冷战后的民主化浪潮,再到当前的民粹主义思想,都对该地区的人、当前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想想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或者说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前,偏于远东一隅的中国民众信息来源较单一,相对比较封闭,对世界风潮的跌宕起伏感触并不深切。但是阿拉伯世界则不一样,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目睹或经历着这些变动,自然会在思想上留下印迹,并体现在行动上。这些都为该地区后来的一系列变化埋下了伏笔。 过去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唐志超:   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是政治生态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一些国家发生了政权更迭,新的政党崛起,大众政治也开始兴起。就是说,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与四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个是地缘政治生态的变化。地区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从埃及、利比亚到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传统的阿拉伯大国在地区的影响力式微,海湾国家则群体性崛起,比如阿联酋也从过去的商业国家向着政治大国的方向调整。用德国前外长费舍尔的话说,“新中东”与“旧中东”有两大不同:一是伊朗和库尔德人力量的上升;二是逊尼派力量的下降。同时,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发生了变化。其中,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对这个地区造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说,现在中东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跟美国的不作为、不想作为相关。第三个是安全生态的变化。在“阿拉伯之春”以前,中东看似不稳定,但从总体上来讲是稳定的,只是局部不稳定而已。但现在的情况是全局性不稳定,而局部的稳定中又潜伏着很多危机,比如被称为“稳定之锚”的沙特最近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危机重重。此外,全球恐怖主义中心重回中东,这也是中东安全生态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第四个是经济生态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中东地区能源政治正在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是受到伊拉克和利比亚局势变化以及伊朗核问题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因为受到美国页岩油气革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