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分离与纯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目的:探索红豆杉中紫杉醇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将新鲜的红豆杉树皮干燥后用甲醇浸泡,陶瓷膜进行固液分离,纳滤膜浓缩,再用大孔树脂HZ818层析,洗脱液浓缩结晶,再活性炭脱色后甲醇重结晶,再硅胶正向层析,洗脱液浓缩后正已烷结晶,再真空干燥得成品。结论:按本方法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纯度为97.5%,收率为十万分之八。 关键词 红豆杉,紫杉醇,提取纯化,树脂,硅胶 目录 一、紫杉醇目前的一些分离纯化方法。 5 (一)液相萃取。 5 (二)固相萃取法。 5 (三)树脂层析法。 5 (四)活性炭脱色。 5 (五)硅胶正向层析。 5 (六)结晶纯化。 5 (七)其他技术手段。 5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 6 (一)原料与试剂。 6 (二)分析。 6 三、工艺流程。 6 四、试验过程与结果。 7 (一)原料前处理。 7 (二)甲醇浸泡提取及固液分离。 7 (三)纳滤浓缩。 7 (四)大孔树脂HZ818层析。 7 (五)大孔洗脱液浓缩结晶。 8 (六)活性炭脱色再甲醇重结晶。 8 (七)硅胶正向层析。 8 (八)正已烷结晶。 9 (九)真空烘干。 10 五、结论 11 六、参考文献 11 引言 全世界60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0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由于这种天然化合物资源极其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的进度。同时尖锐的供需矛盾也在医学、化学和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中引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广泛研究,以增加这种化合物的来源和寻找高效、低毒、来源丰富的紫杉醇类似物[1]。 红豆杉资源:紫杉又名红豆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树皮和针叶中,大约为0.010%~0.0%。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其化学名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醇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 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 分子式:C47H51NO14 ; 分子量:853.89 理化性质:针状结晶(甲醇一水),熔点:213℃-216℃(分解),[α]20D-49°(甲醇)。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仅为0.006mg/ml),不溶于石油醚。与糖结合成苷后的水溶性大大提高,但在脂溶性溶剂中溶解性降低。Mathina用C18固相提取法从粗提物中大量分离收集紫杉烷类化合物,在实际紫杉醇制备工艺中,液一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多串联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将液一液萃取法置于固相萃取法之前,因为植物提取物中杂质含量数万倍于紫杉醇,若用SPE直接处理提取物,将不仅降低紫杉醇的处理量、加重填料的回收负荷、缩短填料的使用寿命,并且,因传质阻力大,固定相对紫杉醇的吸附不彻底,会增大紫杉醇的损失。 (三)、树脂层析法 近年聚苯乙烯型树脂被较多的应用到紫杉醇的前处理中,用于去除色素等杂质,因为紫杉醇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环结构,容易被带苯环的吸附剂特异性吸附。元英进[7]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型强碱树脂(Ps—A)及多乙烯多胺一环氧氯丙烷缩聚型弱碱树脂(Pc—A)对二氯甲烷粗提物的吸附及脱色性能较好,有望用于紫杉醇的纯化分离。郭立佳等人采用HZ818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豆杉浸膏中的紫杉醇成分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确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