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理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上海闵行三中 周光明 2003.10.12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 发表了《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1、 约2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周围是泛大洋; 2、泛大陆分裂,先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经过二亿多年 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20世纪50年代,依据海底热流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再结 合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沉积的研究结果,美国地质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的哈雷·赫斯(Harry 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赫斯用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海底的地形,认为大陆受到地 壳下部对流作用的推动,好像被放置在一条活动传送带上运动。 赫斯在1962年发表的论文《海洋盆地历史》中表达了这一 充满想象力的思想中,在论文的引文中说“我的这一设想需要 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倒 不如说是一首地球诗篇。”,他也就得到地质诗人 的美称。 马里亚纳海沟 海岭(大洋中脊) 全球海底岩石年龄 1、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2、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 3、海沟是大洋地壳消亡处: 当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因密度大,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软流层,逐渐熔化消亡。 ???????????????????????????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批科学家相继发表了“新全球构造学”的许多论文和评论。以麦肯齐(D.P.Mckenzin)和勒皮雄(X.Lepichon)为代表,宣告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这一气势恢弘建的全球构造理论学说,将大量杂散的专门发现,用和谐的框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海底资源……以及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1、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板块是__________ 2、印度洋板块包括的陆地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大洋州、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板块的两种边界: 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链、海沟、 碰撞 消亡边界 裂谷、海洋、转换断层、海岭 张裂 生长边界 形成地形 图例 运动 边界 *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