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网络应用技术基础终稿.pptx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网络应用技术基础 1 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涉及以下概念: (1)实体:网络中互连的结点(node)被称为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2)网络媒体:连接实体与实体之间,并能够使之相互通信的链路。 (3)网络协议:能够控制数据在实体间相互交换的规则。 2 5.1 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散布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及专用外部设备互联,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3 4 给你发E-mail 共享资源 数据传输 分布式数据处理 我的东西 丢失了!! 提高可靠性 没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 采用局域网,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较低。组网方便,技术简单。 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机制复杂。 局域网 指十公里的地理范围内将计算机、外设和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广域网 涉及的范围较大,通常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更远。 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7 网中传输时延迟较小,它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100兆比特/秒以上,作用距离在10到50公里之间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 城域网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因此使用类似于局域网的技术,它可能覆盖一个城市。 8 拓扑是研究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的特性的方法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树型 星型 总线型 环型 9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状结构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 无线网 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 线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按服务方式分类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对等网 10 11 卫星通信 微波 计算机网络组成 网络硬件 — 传输介质 12 中继器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网关 网桥 13 网络连接设备 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一种通过相应的传输介质来连接各个计算机的底层网络通信设备,它的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再向所有工作节点进行广播式发送,从而扩大网络的传输范围。 14 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er)是一种利用各类交换技术提高网络信息传输效率的网络连接设备。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 按工作的层次分类 第二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 第四层交换机 15 通信处理设备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向目标网络转发的网络连接设备,同时路由器还用来连接不同类型网络,在不同类型网络之间转发数据的网络连接设备。 16 17 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将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的接口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1978年ISO提出了“异种机连网标准”的框架结构,这就是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le),简称为OSI 。 18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使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能准确地传送信息,必须在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有一组约定或规则,即网络协议。 三要素:语义、句法、时序。 协议的层次结构与分层原则 网络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完成不同的任务、对应不同的协议 协议分层是描述协议软件的基本结构,也是网络系统的重要内容。 信宿机第n层对应信源机第n层 19 网络通信协议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OSI / RM 网络分为7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0 OSI / RM模型 21 7 应用 6 表示 5 会话 4 传输 3 网络 2 数据链路 1 物理 应用 报文 表示 报文 会话 报文 传输 报文 网络 分组 数据链路 帧 物理 bit 层次 开放系统A 开放系统B 协议数据单元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下层对上层提供支持 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22 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