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003版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②延时时间td:二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50%所需的时间。 ③ 上升时间tr:二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所需的时间。 ④ 建立时间(响应时间) ts:二阶传感器输出进入稳态值规定范 围之内所需的时间。 ⑤ 峰值时间tp:二阶传感器输出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 所需的时间。 ⑥超调量 σp :输出超过稳定值的最大量。 σp =A1 / y(∞ ) ╳ 100% ⑦衰减比d:二阶传感器输出响应曲线第一个峰值与第二个峰值之比, 即A1/A2 。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指标包括: (1) 频带:传感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由所需测量精确度确定的公差带)内的频率范围为传感器频带或通频带, 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 时间常数τ: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τ越小, 频带越宽。 (3) 固有频率ωn: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n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ωn 越大,动态误差越小,频带越宽。 2、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称为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检测的基本概念 所谓检测就是人们借助于仪器、设备,利用各种物理效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客观世界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获取定性或定量信息的认识过程。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核心部件就是传感器,传感器是感知被测量(多为非电量),并把它转化为电量的一种器件或装置。检测包含检查与测量两个方面,检查往往是获取定性信息,而测量则是获取定量信息。 1.5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 在现代的自动检测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常常以信息流的过程来划分,一般可分为信息的获得、信息的转换、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输出等几个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动检测系统,首先应获得被测量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转换把获得的信息变换为电量,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再用指示仪或显示仪将信息输出,或有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等。 (1) 传感器 传感器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图中a部分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将汽车的重量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2) 信号处理电路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常常需要加工和处理,如放大、调制、解调、滤波、运算以及数字化等,通常由信号处理电路来完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学量变成具有一定功率的模拟电压(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以推动后级的输出显示或记录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及执行机构。如图中b部分为信号处理电路。 (3) 显示装置 测量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数值,所以必须有显示装置。目前常用的显示装置有四种: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图像显示和记录仪。模拟显示是指利用指针对标尺的相对位置来表示读数,如毫伏表、毫安表等;数字显示是指用数字形式来显示读数,目前大多用LED或LCD数码管来显示;图像显示是指用屏幕显示(CRT)读数或被测参数变化的曲线;记录仪主要用来记录被测量的动态过程的变化情况,如笔式记录仪、光线示波器、打印机等。如图中c为显示装置,d为打印机。 (4) 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 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对被测结果进行处理、运算、分析,对动态测试结果作频谱分析、能量谱分析等,完成这些工作必须用计算机技术。如图中的e为数据处理装置(微机)。 1.6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技术)。 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特点 1.微型化。 2.集成化。 3.智能化、数字化与多功能化。 4.标准化。 5.新型。 6.性能更好。 NOX NO + NO2 dust soot H2S H2O HC C-total CO2 CO O2 HCN HCl HF NH3 SO2 烟尘浊度测量 红外线分布差异 矿藏埋藏地区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微波 红外接收传感器 传感器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应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应用于战争。 以坦克、飞机、军舰为标志的作战平台是传统的主战兵器,各类传感器不过是配属的保障设施。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科威特战区部署了4280辆坦克,多国部队只有3800辆坦克。 但结果是伊拉克的坦克89%被毁,而多国部队的坦克仅损失20辆。 这种悬殊的损毁比,正是由于双方信息优势及精确制导武器方面的明显差距造成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