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之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6、叙事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例1 请分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所使用的抒情手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练习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鉴赏诗歌的景和情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 上片首句即言自己的感受,其悲慨已见,“今古河山无定据”,起句即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画角”以下便描绘塞外的战事频仍和荒凉萧索,用景语写凄怀。 下片“从前”三句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沉思,不停的纷争,不息的战火,将这荒凉的塞上留下了无数的幽恨怨怼,更使这里平添了几多悲凉。最后又以景语作结,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整首词幽隐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风格清新婉丽,不事雕琢,情韵哀婉深长。 一时是金戈铁马的滚滚烽烟,一时又是昭君慷慨出塞换来的和平时光,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 典题示例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例4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 ( 作者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诗运用了用典抒情的抒情方式《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这三句是化用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在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继续六朝悲恨。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贫困农户贷款审批模版(10.16)概要.doc
- 贫困与社区发展概要.pptx
- 人生因课堂而精彩.ppt
- 频带传输系统搭建终期报告概要.doc
- 人生哲理(第15期).ppt
-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概要.doc
- 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概要.ppt
- 人事后勤优秀员工评选模板.ppt
- 人寿财险庆阳中心支公司业管客服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承保、客服、单证部分).doc
- 省施工质量评定表概要.doc
- 行政伦理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pdf
- 1.3《庖丁解牛》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2-4 地表形态的变化(流水作用)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以“探究沙漠奇观月牙泉的水体类型”为例 课件 高二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3.2.1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025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六 学习模范人物 感受榜样力量.pptx
- 2025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一 跟进时代步伐 奋进强国之路.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