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青蒿素发现的启示 注重团队协作 遇到困难不放弃 传承与创新并存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 Thank you! * 青蒿素的发现 * 目录 青蒿素简介 研发背景 研发历程 屠呦呦介绍 青蒿素发现的启示 *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诗经·小雅》 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 茎 子 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本草图经》 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 绞取汁服”可治“久疟”。 *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倍半萜内酯、挥发油、黄铜及香豆素类物质。具有清热解暑,除蒸,解虐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蒿具有抗疟原虫、抗血吸虫、降低冠脉血流量、免疫抑制等作用。 青蒿简介 * 青蒿素 分子式:C15H22O5 分子量:282.33 理化性质 : 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156-157℃ 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 化合物 * 屠呦呦 * 人物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 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 19世纪从南美洲金鸡纳树皮中得到的奎宁曾成为最有效的药物,治愈了众多的疟疾患者。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模仿奎宁基本结构而合成的一批新药如氯喹、伯喹也曾救治过无数的病人。 20世纪60年代出现抗药性疟原虫后,以往常用的抗疟药 (如氯喹、磺胺、奎宁等)的效果便不复存在,以至于造成了无药可医的局面。 * 研究背景1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部队发生疟疾大流行,尤其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 10 万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在 1944 年,日军出兵缅甸边境,在因帕尔战役尚未全面展开时,10 万军队就有 6 万余人患疟疾。 * 研究背景2 疟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950 年代初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县市达1829 个,约占当时县市数的 70% —80% ; 而据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河南等省疫情不完全统计,1955 年疟疾的发病人数占 19 种传染病患者总数的 60%左右。 * 研究背景3 1960 年代初期,世界不少地区已经出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药性的问题。随着越南战争逐步升级,抗氯喹恶性疟的不断扩散严重威胁着越南军民的健康。越北军区卫生代表阮国璋介绍: 疟疾为参战部队的主要传染病,当时南越部队及美军第一师发病率高达 100%。1964 年,在毛泽东主席会见越南党政负责人谈话时说: “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后应越南领导人的要求,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指示“把解决热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x VIP
- YY0316-2016模版(安全风险分析资料).doc
- 15万吨丙烯酸精制工艺设计.pdf
- 脱蜡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5年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党课课件.ppt VIP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春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 XINJE信捷-XS系列PLCopen标准控制器用户手册【软件篇】(XS Studio)(PS06 20230906 1.2)-2023.9.6.pdf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 阳光书院兴义一中小升初语文英语全真模拟仿真试卷1-8(共8套)附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