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类题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望月??朱超(南北朝)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问:这首诗描写舟中所望之月,形态生动。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说说它的特点。 答:诗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描写诗人舟中所望之月。动态的:“远近必随人”、“排雾急移轮”。所谓“远近随人”就是“月亮走我也走”的意境;所谓“排雾移轮”就是云在月下移动时给人的视觉感受,再着一“急”字,更显生动。?静态的:风生月晕,形似(团)扇。这样,动态、静态,把人们平时在各种情况下所见之月都集中在诗里了。 3、【命题角度】景物形象作用题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表达内容的手法之一,作者通过刻画的景物形象,总是有所寄托,有所寄寓,命题者在考查考生古诗鉴赏时,也要求能够理解作者描绘景物形象的作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近几年十八套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常常这样设问:选取某某意象有什么作用?刻画某某景物形象有什么妙处,或者有什么艺术效果? 【名题精选】(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答题思路】该诗所问之题考查的是景物形象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中景物形象的作用,它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代替作者表达相关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这类问题可概括为景物形象的作用、妙处、效果。鉴赏时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深刻的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等)。 具体操作步骤: (1)景物形象的基本特征的分析; (2)挖掘景物形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物与情的“契合点”; (3)联系作者的有关内容(诗歌内容和背景知识); (4)从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表达心志和推动情节等四个方面,选择其中一点或者几点来答;这样就可以把景物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内涵、作用等阐释清楚。 【类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赏析??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问: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 答:写天空飞翔的欧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意,组成了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成双的欧鸟反衬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 【类题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问: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形象的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第二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遥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与怜悯之情,突出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4、【命题角度】景物形象层次题 诗人为了全面表现某一景物形象或某种意境,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景物形象进行刻画。命题者要求考生能够对景物形象进行分清类别,理清层次,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常常这样设问:某几句的景物描写有几个层次,从哪几个角度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品诗需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去感悟诗歌景物形象。这一类型的题目在高考题中屡有出现。 【名题精选】(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问: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