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3节 冲压模具设计——弯曲模
本节主要内容:
一.弯曲加工原理
二.弯曲模具设计程序
一.弯曲加工原理
弯曲: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把平板坯料弯折成一
定角度和形状的一种塑性成型工艺。
分类:压弯、折弯、扭弯、滚弯和拉弯。
弯曲模:弯曲工艺使用的冲模。
压弯的典型形状:
典型压弯工件:
弯曲过程及工作原理
二.弯曲模具设计程序
1.审图
收集并分析冲压件的产品图及技术条件;原材料的尺寸规格、性能;产品的生产批量;
此外,工厂现有的冲压设备条件;工厂现有的模具制造条件及技术水平;其他技术资料等也应作为设计的资料。
注:此程序同上述冲裁模具设计。
2.弯曲工艺性分析
2.1 弯曲件结构工艺性要求
(1)工件的弯曲圆角半径应不小于允许的最小弯
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导致材料开裂前的临界弯曲半径。
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弯曲变形程度的工艺
参数。
影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数值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
2.材料的热处理状态(退火、加工硬化)
3.制件弯曲角大小(以90o为界)
4.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纹向的关系)
5.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质量(应力集中)
2.2 弯曲件精度
一般弯曲件的尺寸公差等级应在IT13级以下,
角度公差应大于15′。
2.3 弯曲件材料
要求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
高的弹性模数。
3.弯曲成形工艺方案制定
3.1 弯曲工艺方案制定
弯曲工艺:指成形制件各弯曲部位的先后顺序以及弯曲工序的分散与集中的程度。
1.弯曲工序安排原则:
(1)先外部后内部弯曲成形;
(2)前道工序必须为后道工序准备定位;
(3)后次弯曲不破坏前次弯曲的形状;
(4)小型复杂件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工艺,大型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
(5)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
2.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1)简单弯曲件可一次弯曲成形,如V形件、U形件、Z形件;复杂弯曲件需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但尺寸小、材料薄、形状较复杂的弹性接触件最好一次复合弯曲成形。
(2)非对称弯曲件应尽可能采用成对弯曲;
(3)批量大,尺寸小的弯曲件宜用连续模成型。
3.2 弯曲件成形工艺方案的制定
弯曲工艺制定原则:
(1)整体曲线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分离的
工艺方案。
(2)小型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结合的级进
工序模,大型弯曲件宜采用冲裁与弯曲分
离的工艺方案。
(3)采用级进工艺方案时,先用切废方式冲裁
出需弯曲部分,后由外至内进行弯曲。
(4)级进工艺方案按切废、冲孔、弯曲、切除
载体(落料)顺序安排。
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
4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4.1 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中性层: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既没有伸长,
亦没有缩短,其变形量为零的层面。
中性层位置计算公式:
式中 ρ——弯曲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r——弯曲件内层的弯曲半径;
t——材料厚度;
k——中性层位置系数。
4.2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1.弯曲半径r/t〉0.5的弯曲件
计算步骤:
(1)将标注尺寸转换成计算尺寸,即将直线部
分与圆弧部分分开标注。
(2)计算圆弧部分中性层曲率半径及弧长。
式中 α——圆弧对应的中心角以弧度表示。
弯曲角θ与圆弧对应的中心角α
(3)计算总展开长度,即各相关的弧长及直线
相加。
2.无圆角弯曲或弯曲半径r0.5t的弯曲件
毛坯尺寸可用下表所列经验公式。
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需反复试
验弯曲,才能确定弯曲件毛坯尺寸。
5.弯曲时回弹补偿量的确定
回弹:弯曲件在去掉外力后,因弹性回复而使弯
曲半径和弯曲角变化。
表现:回弹主要使得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变大,
其差值称为回弹量。
6.弯曲力的计算
自由弯曲与校正弯曲
自由弯曲
1)V形弯曲 2)U形弯曲
校正弯曲
1)V形弯曲 2)U形弯曲
7.弯曲凸、凹模成形尺寸
7.1 凸模
凸模设计主要是圆角半径和圆弧中心角。圆角半径应始终大于材料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7.2 凹模
凹模圆角半径各方向应一致,通常根据材料的厚度t选取。
7.3 凸、凹模间隙
V形件弯曲:间隙由调整冲床的闭合高度获得。
8.弯曲模结构设计
8.1 V形件的弯曲
(1)V形件弯曲
简单弯曲模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低,只适用于小批量弯曲件生产。
a)有压料装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序质量标准浅析.ppt
- 第9章建筑防排烟设计探究.ppt
- 第三讲换流站主设备探究.ppt
-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被合并)探究.ppt
- 第四讲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目标探究.ppt
- 第9章健盘与显示器接口技术探究.ppt
- 第9章界面设计探究.ppt
- 第三讲命题逻辑探究.ppt
- 第05章图像编码与压缩探究.ppt
- 第05章用户界面设计探究.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