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射治疗刀光剑影民众雾煞煞-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癌症放射治疗刀光剑影民众雾煞煞-c.doc

2009-3-2 癌症放射治療刀光劍影 民眾霧煞煞 各類癌症放射治療比較表 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右)昨日在「癌患最忌亂投醫」記者會上說明國內目前針對癌症的各種放射線治療方式,並呼籲患者要聽取醫師意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記者王敏為攝)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26年位居國人頭號殺手,治療商機無限,近年來各大醫院展開軍備競賽,放射治療市場「刀光劍影」,不僅各醫院放射腫瘤科「擁刀自重」,引發衝突,放射腫瘤科更開始與腫瘤外科、內科正面交鋒,希望從抗癌醫療戰場的第二線,走向第一線,引發醫界口水戰。 醫療科技淪商業產品? 光子刀!伽瑪刀!諾利刀!電腦刀!螺旋刀!銳速刀!近來各醫院競相成立放射刀中心並積極對媒體宣傳,因自賣自誇,有時不免相互批評,各醫院放射腫瘤科嫌隙日深,剛成立螺旋刀中心的某醫學中心,最近更疑遭檢舉涉及不當宣傳,遭衛生局警告。 有感於亂象日趨嚴重,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昨日召開記者會,痛斥各醫院競相以某某刀包裝、行銷,癌症治療已淪為醫療院所商業競爭之下的產物,理事長梁雲表示,這些刀只是較精準的放射治療,適合不同的腫瘤。 患者最忌病急亂投醫! 事實上,癌症防治法通過後,近年各醫院爭相成立癌症中心,癌症中心下又成立「某某刀中心」,外包給儀器業者經營。醫界人士分析,背後原因之一,醫院一手可拿健保的放療給付,又可同時藉「定位費」的名目,向病患收取數萬到20萬不等金額,近年健保財務吃緊,大醫院面臨虧損危機,發展自費市場,成為大勢所趨。 最近北部某醫學中心因說自家的銳速刀有效又收費合理,自費只要四、五萬,並拿自費需5到20萬的螺旋刀做比較,引發螺旋刀派不滿,放射腫瘤醫學會特別出面呼籲各醫院應自制,「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要相互攻擊,讓紛爭浮上檯面。 配合醫囑找出最佳療法 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更表示,歐美國家癌症治療使用放療的比率超過六成,國內卻不到四成,放射治療淪為第二線治療,他直言,這是因為腫瘤外科與內科的本位主義太重,總等無藥可用時,才把病人送到放射科,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不過肺癌醫學會理事長、外科醫師陳志毅駁斥,三到四成的放療比例在合理範圍內,若比例提高到六成,恐有浪費醫療資源之嫌,病人該做放療,一定會讓病人放療,醫院評鑑都有嚴格規範。 陳志毅也直言,放射腫瘤科醫師因缺乏內、外科訓練,無法獨立照顧住院病人,所以擔任輔助性角色,各科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過去,癌症的跨科整合性醫療,早就是趨勢。 治癌「刀術」神鬼交鋒 搶放療生意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3.01 02:13 pm ? 醫院爭相購買放射治療設備,各種名目「刀光劍影」競逐。 如何選擇救命的好刀? 放射腫瘤醫學會:並非越貴、越好,適合病患才重要。 光子刀!伽瑪刀!諾利刀!電腦刀!螺旋刀!銳速刀!最近幾年,國內各大醫院展開了一場「刀光劍影」的競逐賽,爭相購買新式放射治療儀器設備。但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今天呼籲,儀器並非越貴、越好,適合病患才重要。 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指出,去年北部某家重量級醫學中心成立螺旋刀中心,聲勢浩大,卻被當地衛生局認為有廣告之嫌,予以警告。 但沒隔幾個月,另一家醫學中心也宣布推出「銳速刀」,不甘示弱,強調「銳速刀」的優點,費用又便宜;還對外宣稱,還將陸續購買兩三台儀器。 「同行醫師不要說別人不好!」梁雲感嘆地說,在腫瘤治療領域中,放療幾乎快要淪為冷衙門,希望同業不要再相互攻訐,拿著某某刀,來猛砍某某刀,在刀光劍影中,只會兩敗俱傷。 其實不管什麼刀有多強,過幾年國內質子中心問世,可能都得退位。因為耗資近數十億元的質子,也是放療儀器的一種,但精準度更高,效果更好,似乎有著「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霸氣。 梁雲指出,質子中心一旦營運,勢必影響到諾利刀、電腦刀、螺旋刀、銳速刀等放療儀器,屆時可能又要掀起一陣刀光劍影的競爭。 面對這麼多種刀,大部分癌症病患及家屬根本就是滿頭霧水,分不清楚自己病情適合哪一把刀。有時看到醫院的宣傳,就滿心期待以為自己有救了,但最後可能失望而返。 因此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今天特別出面呼籲,病患在選擇與考量上,應以儀器類型、治療技術以及臨床經驗為主要依據,千萬不要被廣告誤導。 梁雲強調,在放射治療領域中,各種治療設備與技術都有其學術名稱,使用什麼「刀」,只是方便民眾記憶。這麼多種的放療儀器,只是名稱及型式的不同,所使用的都是放射線,差別僅在於照射方式上的差異,準確度的高低。 如何才能選擇到一把救命的好刀?梁雲建議,第二意見相當重要,在聽取原醫院的主治醫師的治療策略之後,最好拿著病歷,尋求第二個醫師的意見,綜合幾個醫師的說法,就能更有治療的把握。 【2009/03/01 聯合晚報】@ / 肺癌無影殺手 23%早期沒徵狀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