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方案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 1.2 建设单位 XX县环境卫生管理所 1.3 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基本参数 1. 日转运生活垃圾量:近期150吨,远期300吨; 2. 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固体生活垃圾; 3. 垃圾转运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 4. 中转站工作时间:二班制,每班6小时; 5. 垃圾压缩前容重:约0.353吨/m3;压缩后容重:约0.75吨/m3 6. 垃圾收集的不均匀性:高峰收集量:近期12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远期24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 7.中转站距德山焚烧厂距离:60公里 1.4建设地点 中转站位于XX县龙阳镇双板桥村,占地面积17549平方米,折合26.3亩。 1.5服务范围和设计内容 本垃圾中转站服务区域为XX县城、太子庙镇、太子庙开发区以及株木山乡等乡镇。 本次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垃圾压缩车间、综合管理设施、机械维修房、洗车平台四部分。其中垃圾压缩车间包括垃圾压缩车间、配电间、现场控制室、渗沥液收集池、除尘除臭系统等。综合管理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地磅房、门卫。机械维修房包括机修车间及机修平台。洗车平台包括洗车平台及洗车设备。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垃圾压缩中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征地面积 m2 17549 合26.3亩 2 垃圾中转规模 t/d 近期150、远期300 3 总建筑面积 m2 5195.0 4 职工定员 人 17 5 工程总投资 万元 3609.08 6 近期单位生产成本 元/t 26.83 7 远期单位生产成本 元/t 22.69 工程建设规模 2.1服务区域人口预测 本垃圾中转站服务区域为XX县城、太子庙镇、太子庙开发区以及株木山乡等乡镇。XX县城区建成面积为9.2km2,2008年,人口9.15万人,平均日产城市生活垃圾约90t,目前日产生活垃圾总量已达到110吨。 通过对XX县城近几年年人口数据的分析(数据来源于各年度《XX县统计年鉴》),2008年城区人口为9.15万人,2009年城区人口为9.45万人,2010年城区人口为9.91万人。人口综合增长率约为3.5%。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年)中的近期人口规划,本次设计近期的人口增长率定为3.5%。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年)中的远景人口规划,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逐年推进将逐步增加该垃圾中转战的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本设计拟定远期人口增长率为4.3%,再根据人均生活垃圾产量逐年预测垃圾产量。 表2-1 服务区域人口预测 年份 平均人口增长率 人口总数 (万人) 年份 平均人口增长率 人口总数 (万人) 2010 3.5% 9.91 2023 4.3% 15.69 2011 3.5% 10.14 2024 4.3% 16.36 2012 3.5% 10.50 2025 4.3% 17.07 2013 3.5% 10.87 2026 4.3% 17.80 2014 3.5% 11.25 2027 4.3% 18.57 2015 3.5% 11.64 2028 4.3% 19.36 2016 3.5% 12.05 2029 4.3% 20.20 2017 3.5% 12.47 2030 4.3% 21.06 2018 3.5% 12.91 2031 4.3% 21.97 2019 3.5% 13.36 2032 4.3% 22.91 2020 3.5% 13.83 2033 4.3% 23.90 2021 4.3% 14.42 2034 4.3% 24.93 2022 4.3% 15.04 2035 4.3% 26.00 2.2垃圾量的预测 2.2.1人均垃圾产量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统计分析,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量约在0.8~1.4 kg/人·d,XX县现人均垃圾日产量约1.2kg/人·d。随着XX县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城镇环卫工作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垃圾减量化政策和措施的逐步实施,居民燃料结构的调整,燃气使用率的提高,XX县县城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会逐步减少。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近期2012年-2020年,人均综合垃圾产量指标约以 2‰年平均递增率增长; 2021年以后人均综合垃圾产量按5‰年平均递减率计。 2.2.2 垃圾成分 根据XX县环卫所对XX城区现有垃圾堆放场的五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其监测分析结果如下: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