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分作文几点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高分作文的几点启示 (整理自sandongyang12) 一、议论类高分作文启示 议论类高分作文共有六篇。从六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㈠内容上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按出现的频率和操作的难易度看,依次为: ⒈无一例外地都善于观察现实世界,并对时下人物、事件、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这也是首要、最基本的因素。这一要求,体现出高考高分作文更关注考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思考和敏锐程度。当前,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发生在身边的人、事、现象往往像冷血动物一样,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更别说对它们保持敏感并进行深入思考,获得个性的感悟了。三年来的这一不变的高分要求,折射的就是希望能看到考生有属于自己的富有时代和个性特征的健康的体验、思考、感悟和情操。 ⒉材料能针砭时弊,而且丰富,极大地唤起了评卷老师的情感共鸣。 请看六篇文章所运用的事例: 2008年高考1号标杆作文:推选班长、上学迟到拒绝登记、项羽、韩信、文天祥、屈原、陶潜、贝多芬、千手观音;2号文:马云、汶川地震、达赖、CNN、莎朗·斯通;5号文:莫里哀、四川灾区人民、面对别人的请求。 2009年1号文:被蛇咬了急救的四种现状、洗衣做饭;2号文:苏丹红、三聚氰胺、注水肉、株洲立交桥倒塌、陈水扁、公交车不让座、虐猫事件。 2010年1号文:校园枪杀案、鄙视农民工、“躲猫猫”“喝水死”“钓鱼执法”等怪现象、犀利哥。 这些高分作文既有正面说理,更有针砭时弊。针砭时弊意味着必然要涉及到弱者或弱势群体,而对弱者、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是得高分的关键。因为人从本质上说,都具有同情和爱心的,没有人可以缺失它们,而且人们从别人的遭遇中可以关照本身。其次,在我们的社会里,良知、正义和高尚总是占主流、主导的,一旦社会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仁人志士的一声声呼喊,总能激发起善良人们的共鸣。 中国青年报8月4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公众关注。报告指出,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与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的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这样的数据是很有说服力的。想想看,一个商业方面的调查尚且如此,如果更大范围呢?那这个数字就会更让人瞠目结舌! 所以,从作文的角度看,能不能将这些人、事、现象串联起来,根据作文要求,提出自己的思考和主张,就成为是否能得高分的分水岭了。不是吗?2008年高考1号文,就是通过轻易说“不”的人之懦、之苦、之悲与不轻易说“不”的智、勇、高洁、顽强,对比论证出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2010年高考1号文解剖了“与你为邻”中种种丑陋现象,提出了“与你为邻”应与人为善、互相关爱;2号文则不仅一针见血地剖析了当下见利忘义的商人和贪官“知常识而妄顾常识”的现象,深刻回答了“常识易知难行”呼吁人们应牢记常识。这些文章都体现了较高的生活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过,我得提醒大家关注的是:正面的、值得弘扬的人、事、现象也不可或缺,因为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的主流,多弘扬正气,会让人们生活得更有自信、尊严、快乐和幸福;另一方面,它们之间本身也可以构成正反对比,使论证更显全面、充分——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同学写作的致命缺陷! ⒊立意深刻,体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作文是很得评卷老师的青睐的。而这一点,也是柯汉林、陈妙云教授这些掌管我省60万考生作文命运的掌舵人的一致看法。如2008年高考2号文,开篇对题意作了辩证的阐释,并从两个方面——“智慧”、“力量”展开论述。这一点,是一般考生想不到更写不出来的。对这两点,结合文章仔细一想,考生的确揭示了“不要轻易说不”的内在含义,而要在2个半小时的语文高考中阐释其中的内在含义,并不是随便能做到的。2009年高考2号文则对“常识易知难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灵活组织、运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和现象论述自己对常识的一点看法。 要在思维以及内容上有所突破,一方面要多看报、多看杂志,多留意身边的人事现象、多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比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时政评论版、《杂文报》、《散文》(月刊);有可能还可以上上与学习有关的网站,比如人民网、新华网;有可能看电视的话,也可以看看南方一台“马后炮”(每晚10:15)。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建议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尤其是针对时事新闻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当然,无论是“课前演讲”还是周记作文、或者是写作系列训练,都应有意识地让生活中的人、事、现象出现在自己的作文中。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习惯,到高考时,无论是什么作文范围或话题,你都能做到得心应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