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部分练习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部分练习
1. (2003年全国春季,2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是抒发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3年上海)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1)~(3)题。(8分)
甲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1)上西风急,都向长杨(2)作雨声。
注:(1)朝元阁:唐朝宫殿。
(2)长杨:指长杨宫,汉代宫殿。
(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诗。(1分)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感慨。(3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 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 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 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3. (2002年全国)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02年北京)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02年上海)阅读下文,完成(1)~(3)题。(11分)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3分)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3分)( )
A. 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 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 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
6. (2002年全国春季)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村行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