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刀具材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参数。(两种高速钢、三大类硬质合金、金刚石)
通用型高速钢、高性能型高速钢、、、、、、钨类硬质合金、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钽金属类硬质合金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切削速度、进给量。
一般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 v c 、进给量 f (或进给速度 v f )、背吃刀量 a p 三者的总称轴类零件的材料常用45钢,通过正火、调质、淬火等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热处理调质工序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
主偏角是在基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用量。
硬质合金用于切削速度很高、难加工材料的场合,制造形状较简单的刀具。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前角越小 ,材料塑性越大,前角越大。
冷却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切削液可分为三大类:水溶液、乳化液 、切削油。
粗加工时选择较小前角,精加工时选择较大前角。
加工脆性材料宜选用YG类硬质合金,加工塑性材料宜选用YT类硬质合金。
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高速钢刀具其主要合金成分是钨,含量最高。
刀具刃倾角的功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
为了提高车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将车削速度尽量提高。×
刀具切削部位材料的硬度必须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计算车外圆的切削速度时,应按照已加工表面的直径数值进行计算。×
进给速度应与主轴转速和背吃刀量相适应。
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粗糙度。
刃倾角为负值可增加刀尖强度。
车削中加大进给量可以达到断屑效果。
一般韧性较大的塑性材料,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较大,而韧性较小的塑性材料加工后易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数控机床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
切削用量中,影响切削温度最大的因素是切削速度。
精加工时车刀后角可以比粗加工时车刀后角选大些。
高速钢与硬质合金相比,具有硬度较高,红硬性和耐磨性较好等优点。×
粗加工时,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提高VC、f和ap来提高切削用量。在选择切削用量中,应优先
选用最大( B )。
A. VC B. ap C. f
精车时的切削用量,一般是以( C )为主。A. 提高生产率 B. 降低切削功率 C.保证加工质量
在车床上加工时,如刀尖安装高于工件中心时对工作角度的影响是( C )。
A.前角变大 、后角变大 B.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C. 前角变大 、后角变小 D. 前角变小、后角变小
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的措施是( B )。
A.? 增大刀具前角 B. 适当的热处理 C. 减小切削用量
( B )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切削表面之间的摩擦。
A.? 前角 B. 后角 C. 螺旋角 D. 刃倾角
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 A )。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三者都一样
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C )。
A. 刀具 B.工件 C.切屑 D.周围介质
当刀具产生了积屑瘤时,会使刀具的( B )。
A.前角减小 B.前角增大 C.后角减小 D.后角增大
最适合采用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应该是( B )。
A. 单一零件 B. 中小批量、形状复杂、型号多变 C. 大批量
可以用来制作切削工具的材料是( D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 镍铬钢 D.高碳钢
第二章 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装夹
粗基准和精基准都是经加工过的表面。×
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的支承称为辅助支承。
固定支承的形式。
制订夹具公差时,应保证夹具的定位、制造和调整误差的总和不超过零件公差的三分之一。
夹紧力致使工件变形,导致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一般情况下不计算此误差的大小。
因为毛坯表面的重复定位精度差,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用直接找正装夹工件比较合适。×
因为试切法的加工精度较高,所以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由一套预制的标准元件及部件,按照工件的加工要求拼装组合而成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夹具的最大功用是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具有独立的定位作用且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的支承称为辅助支承。×
工件以其一个经过加工的平面,在夹具的四个支承块上定位,属于四点定位。×
工件定位目的:使同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有正确位置。
定位与夹紧的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气防爆基础知识大全材料.ppt
- 领先锂电池企业技术路线简析-日本部分解答.ppt
- 肝硬化_重庆乙肝专科医院材料.ppt
- 《煤矿安全规程》排放瓦斯相关规定试卷.docx
- 电气防爆技术材料.ppt
- 电气分享会简化版1材料.ppt
- 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概览.ppt
- 电气工程预算_精简版材料.ppt
- 《煤矿安全规程》重点试卷.pptx
- 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发展趋势解答.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