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研究.pdf
第一幸人一水相王作用 ·49·
富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研究
吴g-g-敖天其冯威谢珊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
摘要流域中的土地利用状况对其水文响应过程有重要影响。丰丈将分布武水文物理模型BTOPMC用于日奉
富士川流域,用1993年9月的洪水贵料.对下垫面变化前后的洪水径流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都市化(混凝土下垫面)范围的扩大,导寰洪峰流t增加,洪峰时刺提前、旅水和退永速率加快。
洪水过程
关键调 分布武水文物理模型BTOPMC土地利用变化 日本富士川漉域
1引言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混凝土地面区域不断增多.植被面
积相对减少。这种流域物理特性的人为改变,势必对流域水文响应过程尤其是洪水径流过程产生影响。定量
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水文影响,对保护城市及其下游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国内外研究表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中的参数,能分别代表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流域物理特性;
该类降雨一径流模型在研究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流域特性改变所产生的水文影响方面,具有较大潜
utile
力。本文将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Block—wise
于日本富士川流域,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洪水径流过程的影响。
2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简介
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主要是针对大流域而开发,具有模型参数少、便于操作等特点,由地形
解析、产汇流、参数优化(SCE—UA法)和模型精度评价(Nash效率)等于模型构成”’21。
2.1地形子模型及其参数
BTOPMC中的地形解析子模块,包括自动洼地处理、数字河网生成、具有自然边界的子流域划分、地形
指标计算等几个子模型。
其中,地形指标和平均地形指标反映地形在产流方面的定量影响。其定义和计算为”o:
Ai=ln(af/ta.a,) (1)
式中:i为网格编号;忸曜为网格地形坡度;o为流过网格的单位等高线长度上的积水面积。
整个流域被划分成具有自然边界的子流域,每个子流域的平均地形指标^。计算为:
1‘坐’
^(I)=赢西善1。 (2)
式中:k为子流域编号;札(矗)为属于第k个子流域的网格个数。
摸型(DEM)及子流域划分程度自动央定而不需要率定”圳。
2.2产流子模型及其参数
层、不饱和层和饱和层。能用于产流的降水量见(i,t)计算为:
R。(i,£)=‰(i,I)一s~(i)一Er(i,1) (3)
最大储水量,它反映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及洼地积水的影响。
@163.corn
·50· 第一篇基础理论
不饱和层储水量计算为:
(i,t)=s。(i,t一1)+R(i,t)一吼(£,t) (4)
式中:吼(i,t)是从网格i的不饱和层到地下水的人流.计算为:
玑(i,t)=ro(k)exp[一S(i,t)/m(k)] (5)
式中:R为饱和土壤导水率,m2/h;m为R的衰减因子;k为子流域编号。
s(i,t)是网格土壤水饱和差.m。计算为:
S(i,‘)=sh(^,‘)+m(k)[^(k)一^。] (6)
式中:sh(I,I)是编号为k的子流域的平均土壤水饱和差(n1),计算为: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