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练习201608250387.doc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1955年,美苏冷战逐步开展,促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开始活跃于国际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14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1)西欧和日本衰落。
(2)美苏实力增强并形成均势。
2.基础框架: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
3.主要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4.推动因素: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
二战后,美国为什么采用冷战形式遏制苏联?
提示:二战结束后,人心思定,维护和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苏联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与美国势均力敌。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政治对峙
(1)美国:1947年提出以“遏制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冷战”兴起。
(2)苏联: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2.经济对抗
(1)美国:1948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2)苏联:1949年初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3.军事对峙
(1)美国:1949年主导成立了“北约”,以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2)苏联:1955年主导成立了“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针对“公约”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意味着什么?
提示: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意味着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长期分裂:欧洲分裂;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
2.出现局部“热战”:最典型的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越南战争(1961—1973年)。
3.人类面临核威胁:最典型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4.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与相对和平:如,柏林危机。
有人说,“冷战”不等于战争。对此如何理解?
提示:“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2015·四川卷)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A.冷战格局的扩展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苏的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题干中的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显示的是朝鲜战争的情况,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4·北京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故B项正确。
答案:B
3.(2015·课标全国Ⅱ卷)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4.(经典再现)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4.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3.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161.ppt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6.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5.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162.ppt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8.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77.doc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163.ppt
- 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608240180.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2016082503139.ppt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后训练201608250386.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练习201608250389.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2016082503140.ppt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后训练201608250388.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6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练习201608250391.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6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2016082503141.ppt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6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后训练201608250390.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201608250313.doc
- 金版学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练习20160825036.doc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