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弃生,谱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弃生,谱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doc

洪棄生1866~1928 譜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 生平 1866 十一月十一日生於彰化鹿港。 1881 就讀書塾。 1885 就讀白沙書院。 1886 二月參加秀才縣試,取結前列,四月府試未中式。 1887 二月參加縣試,四月府試失敗。 1889 考取秀才 後赴福州參加四次鄉試 皆無所獲。 十一月與丁鵬結婚。 1894 三月得瘧疾。 1895 (台灣割日) 改名為繻,字棄生,以文人身份響應唐景崧抗日活動。 任鹿港保甲局局員。 1896 著筆寫《寄鶴齋詩話》。 1897 八月生病。參加鹿苑吟社。 1915 日警強行剪去辮髮。 1912 任鹿港大治吟社特別顧問。 1922 偕子往大陸遊覽。子留北京,考上北京大學。 1923 由福建返台。 1927 長子虧欠彰化信用合作社公款五萬元,逃至大陸,洪棄生以保人被捕入獄。 1928 二月初九病逝。 著作 《中東戰記》,1930。(現藏中央圖書館分館) 《臺灣戰記》,1930。(現藏中央圖書館分館) 王 松、林癡仙、洪棄生著,《台灣先賢集7》,中華書局編,1971。 洪棄生著,胥端甫編,《洪棄生先生遺書》,台北:成文出版社。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詩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古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駢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八州詩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八州遊記》,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瀛海偕亡記、中東戰記、中西戰記、時事三字編》,南投: 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5月。 洪棄生著,《瀛海偕亡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初版,1959。 洪棄生著,《寄鶴齋選集》,台北:台灣經濟研究室編印,1972年8月。 洪棄生著,《寄鶴齋文稿》,上中下集,鹿港民俗文物館藏。 洪棄生著,《寄鶴齋文曫》,六卷六冊,鹿港民俗文物館藏。 洪棄生著,《寄鶴齋詩曫》,四卷,南投活版社,1917。 洪棄生著,《寄鶴齋臺郡觀風稿》,上卷,鹿港民俗文物館藏。 洪棄生著,《寄鶴齋觀風稿》,鹿港民俗文物館藏。 相關研究 ─專書 程玉凰,《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77年5月。 程玉凰,《洪棄生傳》,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7。 ─論文 徐慶齡,讀《讀鶴齋詩話》中論《詩經》。 吳東晟,〈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92學年度,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文著,《寄鶴齋古文研究──以史評古文為範疇》,86學年度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邱靖桑著,《洪棄生社會詩研究》,88學年度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劉麗珠著,《臺灣詩史──洪棄生詩與史研究》,88學年度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陳光瑩著,《洪棄生詩歌研究》,91學年度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李知灝著,《吳德功「瑞桃齋詩話」研究》,91學年度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許雯琪著,《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91學年度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期刊 劉振維著,〈略論乙未遺民洪棄生的民族精神──以「寄鶴齋詩話」為例〉,《南臺科技大學學報》第27期,2002年12月。 以上資料由黃薏文收集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