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开慧:最美丽无上的爱.doc
杨开慧:最美丽无上的爱
“自从听到他的许多的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我就爱了他”
“自从听到他的许多的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我就爱了他。”杨开慧手稿里的这句话,背景是1917年。那年,杨开慧16岁。
16岁少女的眼睛正是极端敏感的时候。月亮可以照出她的忧伤,太阳可以点燃她的灿烂。这一年,毛泽东已是湖南第一师范三年级学生。
在长沙浏正街曾经赫赫有名的李氏芋园内,住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几位名师,伦理学教员杨昌济及其家人也住在其中。
毛泽东早已是李氏芋园的常客,他和蔡和森、萧子?N的哲学小组就跻身于此。李氏芋园中的几位名师对这3个不太安分的学生似乎带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偏爱与放任。老师们有空时,甚至会参与他们的讨论,陪着3个学子深刻一番或者幼稚一番,竟然感到别有一番意趣。
那段时间,杨昌济一拨弟子们经常在他的饭桌上慷慨激昂。从弟子们口中跳出来的话题不外是国家民族或是国运民生,以及那些与此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主义。每当这个时候,杨昌济总是静静地在旁听着,很少评点,更不轻易裁判。但杨昌济会得意于自己当初那个重大决定:放下省教育厅厅长不做,而做了湖南省第一师范的一名教员。
这位游学四国的杰出教育家知道,教育家不可能救国,可以直接救国的是教育家培养出来的国之栋梁。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总是时不时请弟子们到家中一坐。名义上是请弟子们吃饭,但最享受的是他自己。因为,弟子们的慷慨激昂,就是他最好的精神大餐。
书生们在先生家的高谈阔论,先生的女儿杨开慧不可能视而不见。她发现,那个经常出入杨家的书生毛润之,简直就是父亲杨昌济脸上开不败的笑容。
情窦初开的杨家少女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着有关毛润之的一切。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寥寥数语,不是社会就是国家,不是国家就是天下。偏偏诸如此类的句子在青年毛泽东的文章中比比皆是。于是十七八岁的杨开慧总有看不完的激扬文字,总有静不下来的少女心事。
“那个时候,大约是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对于结婚也已有了我自己的见解。我反对一切用仪式的结婚,并且我认为,有心去求爱,是容易而且必然的要失掉真正神圣的不可思议的最高级最美丽无上的爱的!”杨开慧在手稿中写道。
不知道是不是先注意那些文章,才注意上了写文章的书生,那些文章和文章背后的书生,不知不觉间已在情窦初开的杨家少女心中挥之不去。
最要命的是,有关毛润之的那些逸闻逸事,总能在杨家少女的心中乐出会心的一笑:
毛泽东可以不带一分钱就悠哉悠哉地走访民间,一走就是一个月。回来时,那带回来的一大袋社会调查笔记,让杨家少女的父亲看后赞不绝口;
毛泽东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跳进河里,并在冰凉的水里游出响当当的毛氏格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可以用200杆木枪缴获匪寇3000杆真枪……
在这个忧国忧民的书生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不知不觉间,喜欢读书的杨开慧把眼中的书生当成了一本从未读过的圣书,虽然眼中看不懂,但心中已经放不下。
“他那生活终归是要使我忧念的”
杨开慧随父母到北京之后不久,1918年8月,毛泽东千里迢迢也来到北京,为湖南学子赴法勤工俭学争取经费资助。
曾经让杨开慧惆怅不已的那只飘远的风筝竟然又飘回来了,还就落在她身边。这究竟是命运恩赐还是命运捉弄?杨开慧再次陷入了少女的烦恼之中。
“然而,他那生活终归是要使我忧念的。”
像杨开慧手稿里说的,她总是默默地担忧着毛泽东,悄悄地关注他、暗暗地帮助他。在此期间,杨开慧不经意间一次断言,在毛泽东心中唤起难以言状的触动。
那是湖南学子准备动身赴法留学的前夕。按照事先的约定,毛泽东也是准备与学友们一同赴法留?W的。眼看着启程的日期一天天临近,杨开慧竟然非常肯定地对父亲说,毛泽东不会出国,他会留在国内。随后的变化果然被杨开慧言中:在学友们即将出行之时,毛泽东突然宣布他不出国留学了。
这件事随着杨昌济的话做了定论:“赴法勤工俭学,是一条路,有和森、子?N和你们大家去探索,很好了。但是,它并不是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唯一出路。润之决定留下,一定有他深刻的考虑。我深以为然,非常赞同。新民学会让一些人留在国内,让一些人走向世界,蓄才积能,多方求索,将来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中西合璧,如虎添翼,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大家吃惊着毛泽东不出国,更吃惊着小师妹早就做出的判断。如此复杂隐秘的心底秘密,连熟悉他的学友们都看不透,而杨开慧却能一语道破天机。知己深到入骨,曾经不起眼的杨开慧是难得的知音,从前忽略了的小师妹突然让毛泽东刮目相看了。
“我不要人家被动的爱”
“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恋爱生活, 忽然一天一个炸弹跌在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