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森林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doc

森林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   摘 要:本文对森林昆虫蝶类、蛾类、蛀干害虫、蚧类等标本采集及昆虫的饲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森林;昆虫标本;采集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1 蝶类昆虫的采集   1.1 捕虫网的要求   捕获蝶类成虫一定要用捕虫网。网要用精细的纱或纱药布做成,质轻多孔,挥动时风的阻力小。网口要大些,捕获的机会就多。   1.2 捕捉方法   有些种类,如丝带凤蝶、小白蝶,飞翔缓慢,徒手也能捉到。多数种类则飞翔迅速,捕捉困难,应巧取入网。正在飞翔的应迎面兜捕;停在花上的可从侧面兜取;落在地上的可将网急速覆下,将其罩住;在树木伤口吸食汗液的,要一手持网柄,一手提网底去罩,勿捏翅膀,以免损坏翅上鳞片。捕入网内之后,切勿从网口窥看,以防得而复失。捕获的蝶要放入毒瓶内使其毒死,大的要毒的时间长些,约30min左右,小的则10min即可。放在毒瓶的时间切勿过长,否则虫体易变黑。   2 蛾类昆虫标本的采集   2.1 采集法   采集的幼虫或蛹,经室内饲养,待成虫羽化、舒展好双翅后即可毒死,这样得到的标本是最完整的。   2.2 诱集法   由于蛾子中有不少种类有趋光性,所以可利用灯光诱集获取。由于蛾子中大多数个体比较小,花纹细,鳞片容易损坏,最好是用挂灯、挂幕进行捕捉,具体做法是:用一块白布,四角拉紧,固定,将灯挂在幕上方中央,诱来的蛾子大多停留在幕上,然后用毒管或小毒瓶一一扣捉。蛾子进入毒瓶后,很快就被药物击昏,待捕捉几只后,立即转放入氰化钾的稍大点的毒瓶内,使之真正死去,再取出来(一般大型蛾需30min左右,小型蛾需10min左右)。切忌摇晃毒瓶中的蛾子,以免标本损坏。毒死的蛾子要及时取出来,以防虫体变黑。   2.3 收索法捕获   日间上午,到林间搜寻,看到即可用捕虫网捕获。捕获方法如同蝶类。   3 蛀干害虫及蛾蝶类幼虫的采集   3.1 采集方法   由于蛀干害虫往往在被害部位都留有症状、虫粪或蛀屑,所以到林间只要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经探明虫体确系在蛀入孔内,再进行采集。一般用枝剪或手锯锯下被害枝。蛾蝶类幼虫一般危害树叶和嫩梢,注意观察卷叶拉网幕、缺刻及枯梢,针叶树的鞘蛾及阔叶林的枯叶蛾都能使叶变白或出现蛀道。这些都是帮助搜寻的依据。还有些幼虫和甲虫的成虫有受惊假死的习性,可用震落法来进行采集。   3.2 标本处理方法   当天采得的新标本,要求当天整姿针插,加上采集标签,插在干燥台上或标本盒内,插紧,虫体及附肢加插昆虫针交叉固定,尽快晾干,加放防虫霉剂,就可以保存得完整鲜艳的标本。天牛等鞘翅目昆虫标本整姿针插时,必须注意触角及足的胫、腿节不能折断,插针时应从右鞘翅基部约1/4处插入,使针正好穿过中足和后足之间,针必须插直,从后胸腹板右侧中央穿出,不损及任何分类特征;不能斜插,不能损伤中胸腹凸片或中胸后侧片,也不能损坏中足基节和基节窝,更不能在小盾片插针,损坏前胸腹板凸片。   必须注意采到的成虫标本不能放在盖紧的玻璃管或玻璃瓶内,因为这样很容易霉烂。采到的幼虫标本,必须先用开水烫死,然后保存在酒精内,不能直接放入酒精内,否则虫体会变黑。   4 蚧标本采集   4.1 搜寻部位   要注意寄主植物的干、枝、叶和果实的表面有无异物附着,某些散生的蚧,只有仔细的寻找才能被发现。在搜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观察叶背面,枝条有无蚧类的天敌在活动;叶片表面枝条上有无煤污病菌寄生,若有以上情况之一就必然有蚧存在。寄主的皮缝里,叶痕等处若有白色蜡质物、白色棉状物或白色蜡丝存在,就很有可能是蚧所致(当然有时是绵蚜所致)。只要注意上述现象,就能发现蚧。   4.2 采集方法   枝条上寄生的蚧,用剪枝剪剪下,叶片、果实上的蚧可直接将叶片、果实摘下。若不需饲养的,要把采得到的标本放入毒瓶中将害虫毒死,然后使其自然晾干。带蚧的叶片要用纸条压住,用虫针固定使叶平整。   大形果实的蚧,可以将有虫部分的果皮削下按处理叶片方法压平。若需要饲养(一般指雄性成虫),标本采来后,不经毒瓶,养在玻璃面纸盒内最为理想。对每种蚧,最好采得其初期雌成虫、成熟的雌虫、雄成虫和第1龄若虫。一般在5~6月间是采集蚧标本的最好时机,不管年生多代或少代种类,此时多是两性成虫和初龄若虫期,寄主也多有花、果,易于鉴别种类。   5 昆虫的饲养采集方法   饲养的目的有2种:为了获得相应的虫态标本便于虫种的鉴定;获得其寄生的天敌。无论是哪种目的,都是以采集老熟的幼虫为好。饲育时间短便于饲养;由于在自然界时间长,易于被寄生性天敌昆虫获得。采这样的虫子喂养的时间短、省事、易成功。   从饲养过程中所得的成虫,为了制作标本,在气温高的情况下,必须在羽化4h之后,才能固定制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