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隆:“逼”出来的脱贫路.doc
武隆:“逼”出来的脱贫路
2017年1月12日,武隆区沧沟乡青杠村贫困户邓吉生家院坝里,两大盆炭火火苗渐起。
在十来个村民的齐心协力下,三头大肥猪从猪圈里被赶出来,拖上车拉走了。
邓吉生右手沾了点唾沫,再次清点了手里的钞票,7500元,一分不少。
“谢谢大家帮忙咯,都来坐,烤火。”把钱揣进衣服内层,邓吉生满脸笑容地招呼大伙。
然后,他又走向猪圈,看了看剩下的那头猪。他准备把这头猪杀了,提前请周围的乡亲们吃顿年饭。
邓吉生终于脱了贫能过上个丰收年。这样的场景,他已盼望多年。
“全靠那条铺上石子的村道路。”邓吉生感叹。殊不知,邓吉生所说的这条路,却是挨了批评后“逼”出来的。
“第一书记”
青杠村离沧沟乡场镇仅6.1公里,紧挨木棕河,且毗邻火炉镇,但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一直没有甩掉贫困的帽子。2014年,青杠村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
与青杠村一样,武隆全区还有74个市级贫困村。
“贫困村除了客观条件落后之外,还与基层党的建设有关系。”区扶贫办主任沈江涛认为。
对于沈江涛的观点,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万权是赞同的。
基层党组织是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如果村党组织班子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抓脱贫攻坚的意识不强,党员干部不团结,发展从何谈起?
2015年,区委组织部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选好“领头雁”,即配强乡镇领导班子、选派75名“第一书记”、391名工作人员做实驻村工作。
2015年8月,沧沟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叶仲宇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进青杠村。
“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承诺,带领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实干苦干,啃下硬骨头。”与村民见面的第一天,叶仲宇就与青杠村签下了《脱贫目标责任书》,誓要扶优村级领导班子,打赢脱贫攻坚战。
通报批评
沧沟乡472户贫困户中,青杠村就占了51户。
“盼星星盼月亮,更盼好路挂山腰。”村里人的这句顺口溜,叶仲宇进村后听过一次就铭记在心。
想召集村民开会征集群众意见,想听听村支“两委”的发展思路,但都是人不来,心不齐。
感觉力不从心的叶仲宇,“雄心”凉了半截,进村走家串户的时间少了,话也少了。
在2015年12月初的全区脱贫攻坚督导抽查中,面对检查人员的各种询问,村民直接“不买账”。
这样的状态,对叶仲宇来说,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在2015年12月15日的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沧沟乡被通报批评。
第二天,气温骤降。沧沟乡全体职工会在乡政府会议室召开。
“有些贫困户的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这个‘第一书记’是怎么当的?青杠村的村支‘两委’又是如何抓工作的?你们的承诺哪儿去啦?”
会上,沧沟乡党委书记黄庆言辞锋利。
面对批评,叶仲宇只有默默低下头。
反躬自省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改正,更加努力干好脱贫攻坚工作。”虽受到批评,但叶仲宇的心里没有半点埋怨。
回到村里,叶仲宇便召集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党员代表一起开会,痛定思痛,认真反省。
“村支‘两委’班子本位思想重,凝聚力差,村主任空缺两年了,党组织活动很少开展,村里没有规模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差……”
再次清理了扶贫工作思路,大家都认为,青杠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不搭调。
“党建促脱贫,脱贫推党建,理正,但必须以抓产业、惠民生为具体抓手。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第一件大事。”叶仲宇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叶仲宇所指的路,是全村的大通道,也是武后(武隆城区―后坪乡)旅游公路的咽喉之地,但它仅仅是一条毛坯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我建议筹资买石子铺路,解决出行难问题。”村支书罗奎的建议得到一致认同。
隆冬时节的山村夜晚,雨雪纷飞,寒气逼人,但围坐在火盆边的乡、村干部却精神抖擞、毫无睡意,话发展的同时,一股巨大的脱贫动力正悄然凝聚。
脱贫之路
话好说,但事不一定好做。
罗奎和叶仲宇都想马上为村民铺好路,让村民立马富起来。但提到资金他们却犯难了。
青杠村的难事也牵挂着乡领导的心。凌晨时分,乡政府办公室仍灯火通明。
“书记,我们想争取乡政府和区发改委扶贫集团的支持,买石子铺设村道路。”青杠村驻村领导、副乡长何森林和驻村工作人员黄一凤来到黄庆办公室,汇报了他们的想法。经过合计,他们认为,大约需要440方石子,价值6万多元。
区发改委副主任傅海涛与扶贫集团成员单位沟通后,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一定支持!”
2016年3月18日,满载石子的一辆大卡车一颠一簸地开进了青杠村。
在下午召开的全村贫困户政策宣讲会上,叶仲宇放开嗓门:“会后请大家带上锄头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