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在1958年Frawtey等就对苯硫磷(EPN)与马拉硫磷的联合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证明,大鼠经口毒性增加了10倍。 此后Dubois等研究证明,两种不同有机磷混用,毒性出现相乘作用,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 有机磷与其他类农药混用,毒性也有所改变。 表三:小鼠对农药的联合作用 相 乘 作 用 马拉硫磷(4049) + 苯硫磷(EPN) 马拉硫磷(4049) + 敌百虫 敌百虫 + 谷硫磷 马拉硫磷(4049) + 蝇毒磷 对硫磷(1605) + 西维因(甲荼威) 相 加 作用 内吸磷(1059) + 马拉硫磷(4049) 对硫磷(1605) + 敌百虫 二嗪农 + 乙拌磷 对硫磷(1605) + 苯硫磷(EPN) 甲胺磷(1605) + 马拉硫磷(4049) 甲胺磷 + 乐果 甲拌磷(3911) + 呋喃丹(虫螨威) 甲胺磷 + 亚胺硫磷 拮 抗 作 用 敌百虫 + 苯硫磷(EPN) 对硫磷(1605) + 马拉硫磷(4049) 二嗪农 + 敌百虫 临床表现 在临床方面,同一类农药混配混用中毒,症状与单一品种基本相同,仅轻重不一,不同品种农药混用中毒,其中毒表现与混用农药的毒性大小、组分、比例不同以及是相乘、相加或拮抗作用有关。 方克美等报告,有机氯与有机磷混用时,由于有机磷毒性通常比有机氯大得多,故大都为有机磷中毒表现。但与单一的有机磷中毒相比较,心律失常似多见,如频发性室性早搏及阵发性房颤。 而如果毒性较大的有机氯毒杀芬所占比例较大时,中毒症状则以有机氯中毒症状为主。 治疗方面 同一类农药混配中毒时,治疗与单一品种该类农药相同。 对不同类农药混配中毒时,治疗则较为复杂。 无论同类或不同类农药混配中毒。 都应彻底清除毒物。 又因大部分农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沙蚕毒素等,均遇碱分解,故清洗液以2-4%碳酸氢钠液为佳。 如:混合剂中,只要有有机磷农药在内,且出现明显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均应按有机磷农药中毒积极治疗,及时使用阿托品和复能剂,同时对严重的症状肺水肿,脑水肿、抽搐、呼衰等予以及时对症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再 见 急性有机磷中毒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区 概 述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农业增产及卫生杀虫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每年中毒事件仍屡有发生,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即达5-10万人之多,死亡者也有上千人。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已另有讲述。现仅就除有机磷外,使用较广泛,中毒较多的部分农药如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氟类农药,以及常用的杀虫剂进行简述。对于已禁止生产、使用多年,且已无中毒病例发生的有机氯、有机汞农药,以及毒性低也无临床报告的有机硫、沙蚕毒素类农药不再涉及。鉴于近年来混配农药使用日益增多,在此一并进行简述。 主 题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有机氟农药 部分常用杀鼠剂 关于农药混配问题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之后发展的第三代合成农药。 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常见的制剂有20余种,其产品多以“××威”命名 如:甲荼威(西维因)、虫螨威(呋喃丹)、 异丙威(叶蝉散)、涕灭威、害扑威、速灭威、 灭多威、残杀威、兹克威、异索威、猛杀威等。 国内中毒者多为呋喃丹(虫螨威)、西维因为主。 氨基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 农业生产性中毒多因农民直接以手接触农药而引起,如呋喃丹以沙子为载体作为拌种剂使用,而农民用手加水淘洗后用于喷洒,因而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中毒。吸收后代谢迅速,而24小时可排出70%-80%,一般无蓄积作用,主要排泄途径为经肾由尿排出。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部分为中等毒性,经皮为低毒。个别品种为呋喃丹、涕灭威、灭多威等为高毒。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中毒机制为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酶失去酶解乙酰胆碱的功能。造成神经突触上乙酰胆碱积聚,从而出现毒蕈样症状、菸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氨基甲酸酯中毒的临床表现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轻度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及毒蕈样症状为主,且症状较轻,瞳孔缩小较多见,紫绀较重,很少见肌颤,生产性中毒多为此种表现。重度中毒则表现为抽搐、脑水肿、肺水肿及呼衰,多为口服中毒者。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尽管与有机磷农药中毒同为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而引起中毒症状。但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有其特点。 表 1 氨基甲酸酯 有机磷 中毒机制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