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精品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断句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知识要点 句读(jù dò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因此需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古人断句一般是以一个小圆圈(。)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读号(,或、)表示,则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第四步: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苟、若、岂、窃、敬、请、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有些常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至于、于是、是故、向使、纵使、虽然、然而、然则、且夫、若夫、嗟夫等等。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 “既而”“俄而” “斯须”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5、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矣、乎、焉、哉、与(欤)、耶、耳、者、也 6、疑问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7、以、于、为、而、则 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 考点突破:文言断句 ——通文意,抓标志,当“断”则“断” 文言文阅读 届时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 (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 注:2015年全国有18个省份使用全国卷,2016年将新增7个省份   客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客观   × √ √ √ √ √ × √ √ √ √ √ √ × √ × 2015     主观 主观 客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 × √ √ √ √ × √ × × √ √ √ × × × 2014 主观 客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客观 主观 客观   主观   √ √ √ √ × × × √ × √ √ √ √ × √ × 2013 年份 上海 江西 重庆 浙江 新课标Ⅱ 新课标Ⅰ 天津 四川 山东 江苏 湖南 湖北 广东 福建 北京 安徽 ⑴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 是 郡 将 欲 楼居 材 旣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 而重 之 凡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 不 备。 学习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2、通过练习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 3、学会灵活运用断句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命题分析 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功底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考查手段,也是一项最有效的考查措施。 许多省份都设文言断句题。例如,重庆卷近五年来则坚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外断句;北京卷和江苏卷(附加题)则多年来坚持以主观题形式独立考查文外断句;湖南卷和广东卷在2014年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内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