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一)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A卷)概要.doc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一)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A卷)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年12月俄罗斯陷入卢布危机。想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被取消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年的一份苏俄文件写道:“海军和红军中的不满情绪(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收集制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  )实行粮食税制度 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片面发展重工业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下列两幅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具有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特点两者的顺利完成是两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两者都解决了两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两者的共同起因是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  )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其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