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的三种类型.doc.doc

浅析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的三种类型.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的三种类型.doc.doc

浅析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的三种类型 夏晓容 (武汉科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 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分环保INBA、热INBA和冷INBA三种形式,下面就工程中的实例来介绍每种的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   关键词 高炉渣处理 环保INBA 热INBA 冷INBA 0 前言   高炉渣是炼铁时排出的废渣,一般每生产1t生铁,产生300~900kg的高炉渣。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或铝酸钙。高炉渣被粒化后广泛地用作水泥、渣砖和建筑材料。目前,高炉渣粒化采用小冲渣方式,仅在事故状态下,才采用干渣坑的形式。   高炉渣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底滤(OCP)法、拉萨(RA SA)法、因巴(INBA)法、图拉(TYNA)法及明特克(MTC)法等。因巴(INBA)法投资费用虽然大,但是技术上最为成熟,其工艺设备布置紧凑、设备寿命长、可自动调节脱水转速并连续测得炉渣量,实际应用的高炉亦较多。 1 INBA渣处理系统 INBA法是卢森堡PW公司的专利技术,亦称回转筒过滤法。该技术处理渣的效率高,具有占地小、高效等优点,并且有很高的环保价值,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是高炉炉渣处理的推广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大高炉上应用广泛。INBA法分环保IN-BA、热INBA和冷INBA三种类型,其各自的特点见表1。 1.1 热INBA   高炉渣通过冲制箱将熔渣水淬粒化成水渣,经渣沟流入水渣槽内,然后进入转鼓过滤器,滤出的渣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成品槽内待运,滤后的水进入热水池中,热水池是2个上部连通、底部有挡板(挡楂用的)的V型水池,在前一个热水池底部设两台再循环泵,将沉于热水池底部的渣再送到渣沟中去。在第二个热水池底部设3台粒化泵,将经过沉淀的热水再送至粒化头循环使用。热水池中的水漫了,可通过溢流沟进入收集池,经回收泵再打入热水池。由于转鼓过滤时会有少量的水渣将转鼓的筛网孔眼堵塞,为了清洗筛网,需要用高压清洗水对筛网进行 1.1.2 主要设备 1)粒化泵。 粒化泵3台(2用1备),单台性能Q=2000m3/h、H=36m、N=250kW、U=10kV、IP54、F级、付叶轮+填料密封。 2)再循环泵。 再 循 环 泵2台 (1用1备),单 台 性 能Q=200m3/h、H=38m、N=55kW、U=380V、IP54、付叶轮+填料密封。 3)收集池回收泵。   收集池回收泵2台(1用1备),单台性能Q=300m3/h、H=18m、N=30kW、U=380V、IP54、付叶轮+填料密封。 4)增压泵。 增压泵1台,单台性能Q=60m3/h、H=60m、N=30kW、U=380V、IP54、水泵背压0.3MPa。 5)排水泵。 排水泵1台,单台性能Q=50m3/h、H=16m、N=30kW、U=380V、IP54。 1.1.3 设备布置   因转鼓,热水池均为半地下式,所以水泵均设置 1.2 冷INBA   高炉渣通过冲制箱将熔渣水淬粒化成水渣,经渣沟流入水渣槽内,然后进入转鼓过滤器,滤出的渣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成品槽内待运,滤后的水进入热水槽中,热水槽底部设两台再循环泵,将沉于热水池底部的渣再送到渣沟中去。另设设3台冷却回水泵,将经过沉淀的热水送到冷却塔中进行降温处理,冷却后的水集中在冷水池内,用粒化泵供水泵加压送至冲制箱循环使用。收集池回水泵和增压泵的作用同热INBA。当粒化水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临时启用紧急事故水装置进行供水,以此完成对炉渣的继续粒化。 1.2.1 冷INBA的优点   冷INBA同热INBA相比,多了一套粒化水冷却系统。将90℃的粒化水冷却到45℃以下,可以减少有害蒸汽对环境的污染。 1.2.2 设计实例   涟钢3 200m3高炉设有4个铁口,2个出铁场,采用冷INBA,各设置一套渣处理系统和独立的粒化水冷却循环水系统,分别由热水池、冷却回水泵、冷却塔、粒化供水泵、收集池回水泵、再循环泵和清水增压泵等组成。其工艺流程图3所示。 1.2.3 主要设备 1)冷却回水泵。 冷却回水泵3台(2用1备),单台性能Q=1300m3/h、H=40m、N=280kW、U=10kV、IP54、F级、付叶轮+填料密封。 2)再循环泵(应甲方要求增加一台备用)。   再 循 环 泵3台 (1用2备),单 台 性 能Q=200m3/h、H=35m、N=45kW、U=380V、IP54、付叶轮+填料密封。 3)收集池回收泵。   收集池回收泵2台(1用1备),单台性能Q=300m3/h、H=26m、N=45kW、U=380V、IP54、付叶轮+填料密封。 4)增压泵。   增压泵2台(1用1备),单台性能Q=100m3/h、H=60m、N=30kW、U=380V、IP54、水泵背压0.3MPa。 5)排水泵。   排水泵2台(1用1备),立式,单台性能Q=100m3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